#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彭博社周四(4月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新提高关税的举措,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冲击远比第一次贸易战严重。
(截图来源:彭博社)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举行活动,宣布全球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为34%,并终止中国小额货物免税进入美国。
白宫官员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34%的对华对等关税将与特朗普年初就任后累计加征的20%叠加,这意味着,特朗普就任以来,对华新征关税将高达54%。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表示,自特朗普第二总统任期开始以来,美国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54%的关税,可能导致中国202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降2.4个百分点。花旗集团表示,这一评估是在考虑任何抵消措施之前做出的。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和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下降1到2个百分点。
上个月,中国政府宣布了今年雄心勃勃的GDP增长目标,即5%左右。
以Robin Xing为首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的关税冲击将比2018-2019年高得多,也更普遍。除了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直接关税冲击外,间接影响也将是显著的,因为美国对其他贸易伙伴普遍提高关税将减缓全球贸易。”
(截图来源:彭博社)
经济严重放缓可能会促使中国决策者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刺激措施可能包括数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政府支出或向银行注入流动性。
中国高层官员一再暗示他们已准备好采取行动来抵消外部冲击。北京方面周四也谴责了美国的征税行为,并承诺将采取未指明的措施予以反击。
瑞穗证券亚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高级中国经济学家Serena Zhou表示:“如果有必要,中国很容易再发行一至两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
中国政府已计划今年发行1.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90亿美元)超长期特别主权债券,并使用部分收益来补贴消费品购买。
高盛经济学家估计,中国需要增加近2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支出才能抵消关税带来的大部分增长拖累。
Andrew Tilton等高盛经济学家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资金可能来自国有企业利润等来源,可能用于扩大中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以及对高科技制造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复苏势头已促使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等至少七家国际银行在过去一个月上调对中国2025年GDP增速的预测。
在特朗普最新的关税公告发布后,这种好转的信心现在可能会减弱。如果没有更多的政策刺激,今年的增长目标也可能遥不可及。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余向荣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关税影响可能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显现。”
花旗称,其对2025年中国4.7%的GDP增速预测目前面临50至100基点的下行风险,具体取决于北京方面可能出台的额外刺激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机构政治局将于4月底和7月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前景和政策——政治局可将这些会议视为推出重大政策调整的潜在窗口。
其他刺激措施包括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将释放银行可用于放贷或投资的现金。分析师曾表示,此举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大幅上调关税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