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二(6月20日),随美元指数在低位整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续两日明显下跌。中国5年期LPR降幅不及预期,引发后续宏观宽松可能也不及预期的猜测。
去美元化浪潮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但人民币最终能否取代美元,专家们各有不同看法,摩根大通分析师最近发布的报告提到,就算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元霸权的地位还是很难被取代,且人民币只有在中国放松资本管制的状况下才有机会升值,但目前看起来不太可能。
小摩分析师的看法为,市场可能会看到美元的主导地位开始减弱,即全球经济部分去美元化,但这不代表美元有被人民币或其他竞争货币取代的风险,就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演变通常是很缓慢的。
分析师表示,虽然美国在19世纪后期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人们普遍认为美元是等到二战之后才取代英镑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换言之,如果大陆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似乎能保持到21世纪后期。
报告中也提到,部分去美元化仍有可能发生,且可能会因对美元的信心减弱或美国以外的国际情势发展,而增强另一种货币的可信度,进而加速部分去美元化。
英国金融集团Eurizon SLJ执行长、经济学家Stephen Jen则预测,美元未来可能会与其他两种货币并驾齐驱,进而形成“三极”货币体系,应该会是欧元、人民币及美元,经济也会因此分成三大集团。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周表示,美国应该预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将缓慢下降,但她认为,目前还不存在可以完全取代美元的替代品。
她说:“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充分理由的,这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复制的。”
在被问及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否正在下降时,耶伦指出,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程度正在提高,这在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是可以预见的。
她表示:“我们应该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资产在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将逐渐增加——这是一种自然的多样化愿望。但美元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