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泉果基金调研华东医药

2025-04-21 15:45:59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4月18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华东医药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0.40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8329),近一年收益录得10.02%。

截至2025年4月18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近一年收益 成立时间 基金经理
018329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10.02 2023年6月2日 刚登峰 
018330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9.58 2023年6月2日 刚登峰 
016709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7.75 2022年10月18日 赵诣 
016710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7.33 2022年10月18日 赵诣 
019624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6.82 2023年12月5日 钱思佳 
019625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6.39 2023年12月5日 钱思佳 

附调研内容:董事长吕梁介绍华东医药2024年总体情况    回首2024年,公司充满挑战,充满艰辛,稳中有进,我们圆满完成了华东医药第七个三年规划,创新转型取得初步成效,研发管线已进入验收期,四大业务板块发展全面提速,很不简单,也来之不易。公司正处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分别实现了21.24%和52.59%的增长,持续突破历史新高。    2024年开始,我们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数量实现历史性跃升,赛乐信?、炎朵?、爱拉赫?、肾功能评估器械陆续在国内获批。公司负责商业化的产品赛恺泽?市场表现亮眼、市场推广产品派舒宁?顺利完成国内首秀。同时,公司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持续进阶,创新药管线目前已经突破80项,多项自主研究成果亮相国际权威学术会议。此外,2024年我们还与多家国内外优秀的生物制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不断强化各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产品管线纵深布局。    2024年,我们齐心协力推动各板块协同发展。医药工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医美全球业务持续拓展,医药商业多元化拓展业务形态,工业微生物从探索到实践、国际化客户积累成倍增加。    董事会秘书陈波介绍华东医药2024年报情况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分别实现了21.24%和52.59%的增长,持续突破历史新高,达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定的2024年度公司绩效总体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质量继续保持提升,实现综合毛利率33.21%,较上年同期增长0.81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9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378.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0.60亿元,资产负债率37.79%,净资产收益率(ROE)15.93%。    医药工业板块,报告期内,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净资产收益率25.33%,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26.78亿元,同比增长16.77%,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7.70亿元,同比增长10.63%,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2.91%。创新药管线目前已经突破80项。    2024年公司医药商业积极应对支付端控费与消费端偏弱的双重挑战,院内市场与院外市场并举,业务拓展与运营提效并重,依靠内部主动调整和变化以应对外部的冲击和竞争,整体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70.92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58%。    报告期内公司医美板块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整体表现稳健。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对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持续带来重要贡献。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作为公司全球医美业务运营平台,积极拓展旗下医美注射填充类及EBD类产品的全球市场销售,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EBD业务内部调整和需求波动影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1%,实现EBITDA-1,261万英镑。    工业微生物板块报告期内各业务单元均保持较快增长,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12%。    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38%,xRNA板块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142%,动物保健板块增长33%。    (研发进展情况及其他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投资者互动交流    问题1、爱拉赫?上市后进入医保和销售推广的规划?    答: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相关产品上市工作。同时,公司将会积极参与医保谈判,争取早日进入医保,造福更多患者。    问题2、百令胶囊销售情况以及今年销售预期?答:去年底,百令胶囊在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续约中成功中选,中标价格调整较小,在保障核心市场覆盖的同时,也为后续基层渗透奠定基础。此外,去年年底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将百令胶囊的限定支付范围扩展至“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于该产品今年的市场推广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公司今年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基层市场布局了更多力量,后续将继续积极拓展院内和院外市场,力争今年实现该产品的稳定增长。    问题3、公司GLP-1系列产品的研发进展?    答:(1)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于2024年10月获得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研究顶线结果,研究达到了试验预设目标,具有较好的减重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目前最新的进展是: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此外,糖尿病适应症临床II期研究正在顺利开展中,中期分析盲态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基线,呈线性下降趋势,总体安全性良好。预计2025年Q3获得顶线结果,并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    (2)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poterepatide)注射液,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Ia期临床研究和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进行的Ib期研究结果均显示给药后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胀),未发生预期外不良事件。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出良好的减重效果和降糖信号。Ib期研究将于202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OralPresentation)。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已于2025年4月完成II期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此外,糖尿病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3)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目前正在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与此同时,此前已启动的另一项DR10624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揭盲后的顶线结果,以支持与CDE沟通未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此外,DR10624在新西兰开展的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Ⅰb/Ⅱa期临床试验已完成,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年会(EASLCongress2025)的最新突破研究(Latebreaker)。    (4)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5年3月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已于2025年2月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问题4、公司在ADC、PROTAC领域创新产品的布局及进度展望?    答:ADC领域,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陆续投资、控股、孵化多家拥有领先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形成ADC全球研发生态圈。目前公司已有ADC管线已达12个以上。    (1)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已于2024年11月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适应症为适用于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叶酸受体α(FRα)阳性的铂类耐药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年患者。同时,公司递交的该产品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受理。    (2)公司首个自主研发ADC项目HDM2005,靶向ROR1,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已于2024年8月完成该产品的中国Ⅰ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已完成前三个剂量爬坡,均未发生DLT(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在第四个剂量爬坡给药阶段,同步进入第三个剂量组的扩展阶段。2025年2月,公司向NMPA递交本品联合R-CHP治疗既往未经系统性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IND申请并获受理。2025年2月,HDM2005的套细胞淋巴瘤(MCL)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ODD)。    (3)HDM2027(HDP-101)的中国IND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批,用于治疗B细胞成熟抗原(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如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由人源化抗BCMA抗体与蘑菇毒素α-鹅膏蕈碱肽衍生物偶联而成,其毒素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    (4)公司自主研发具特色创新靶点的ADC项目HDM2020、HDM2012和HDM2017均计划2025年Q2/Q3递交中国和美国的IND申请。    后续,公司在ADC领域将继续围绕新靶点、多靶点、新毒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联技术等进行布局。    PROTAC领域,公司有多个在研储备项目。其中,小分子抗肿瘤药物HPK-1PROTACHDM2006在中国的IND申请于2024年10月获得NMP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2025年1月,HDM2006美国IND申请获得FD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恶性肿瘤。2024年12月,HDM2006片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的I期临床研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及给药,目前试验进展顺利。    问题5、公司DR30206产品的研发进展?    答:靶向PD-L1/VEGF/TGF-β的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DR30206,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了Ia期临床剂量递增阶段七个剂量组的爬坡,并于2025年4月完成非小细胞肺癌的Ib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目前已有的临床数据显示DR30206具有较好的人体耐受性和对多种类型实体瘤患者的初步药效。DR30206联合标准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的IND于2025年4月获得批准,预计上半年启动DR30206联合标准化疗的Ib期临床研究。    问题6、口服小分子GLP-1的分子的安全性数据?答:公司口服小分子GLP-1产品HDM1002已完成的Ⅰ期及Ⅱ期临床试验累计入组超过800例受试者,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数据良好,未观察到同类药物研发中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问题7、公司创新药在license-out方面的进展?    答:公司创新药管线的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在强化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也积极通过BD部门、学术会议、学术发表等多渠道积极拓展合作机会,目前也和海外企业就授权事项保持交流。目前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潜在合作方有观望情绪,当然公司仍在继续积极推进自研产品的临床进度,对后续实现license-out还是抱有信心的。    问题8、公司自研新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时间规划,侧重于哪些治疗领域?    答:2022年至今,公司累计31项创新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侧面说明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将有10个创新药项目亮相国际大会,包括AACR、ASCO、ADA等,主要集中在内分泌领域和肿瘤领域。    (1)在4月25日至30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上,公司五款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以及小分子药物的研究结果入选大会POSTERPresentation,分别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GSPT1分子胶降解剂HDM2022、口服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HDM2006、三款新型ADC,分别靶向MUC17(HDM2012)、CDH17(HDM2017)以及FGFR2b(HDM2020)。    (2)在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上,公司将以POSTERPresentation的形式展示一项自研的可高效靶向抑制pan-KRAS的抗肿瘤降解剂HDM2025。    (3)在6月20-2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25年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上,公司GLP-1/GIP双靶点长效激动剂HDM1005注射液入选大会OralPresentation,自研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DM1002-102研究以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III期研究结果入选大会POSTERPresentation。    (4)在5月7日-10日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上,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自主研发的具有三重激动活性,同时靶向GLP-1R、GCGR和FGF21R的Fc融合蛋白药物DR10624的临床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EASL大会Late-Breaker(最新突破研究),非临床研究结果入选大会墙报POSTER。    问题9、医药工业版块,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的原因是什么?    答:销售增长带来毛利增长是主要的驱动因素,此外,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控制和优化,也有效提升了利润结构。总体来说,2024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整体表现符合发展预期,未来公司也会持续进行费用优化,提升利润水平及净资产收益率。    问题10、公司认为后续集采政策是否会趋于缓和?    答:仿制药的集采已呈现常态化趋势,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后续国家集采有望持续得到优化,疗效确定、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与临床认可度的优质品种,将体现出竞争优势,这也有利于更好保障患者的可持续用药,以及保障产品的市场供应,避免出现个别企业的断供问题。公司也将积极应对相关的集采工作。    问题11、公司国内医美未来潜力产品储备?    答:国内医美方面,今年将进行商业化的新产品有高端玻尿酸MaiLiExtreme及面部皮肤管理设备PréimeDermaFacial。此外,重组A型肉毒毒素、能量源设备V30(射频+强脉冲光+Nd:YAG激光高端集成多功能平台机)、Ellansé?伊妍仕?M型(改善颞部凹陷适应症)均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有望陆续在国内获批。此外,多款产品的中国临床正在按计划推进中:MaiLi?Precise(眶下凹陷适应症)已于2024年9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的主要终点随访,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随访中;Ellansé?伊妍仕?S型新增适应症(改善额部轮廓)于2024年11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正在随访中;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已于2024年11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正在随访中;新材料壳聚糖真皮注射填充剂KIO021于2024年12月取得组长单位伦理批件,即将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问题12、工业微生物业务经营情况?    答:去年工业微生物板块各业务单元均保持较快增长,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12%。    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38%,xRNA板块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142%,动物保健板块增长33%。后续公司将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工微业务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问题13、公司对2025年海外医美的预期情况如何?    答:公司对海外市场的未来表现抱有信心,目前英国全资子公司Sinclair正在积极推进医美产品海外注册工作,尤其是注射类产品在美国等潜力市场的注册上市。公司有信心海外医美能够逐步企稳回升。    董事长吕梁作结束致辞    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对华东医药的关注与支持。2025年是华东医药第八个三年规划的启幕之年,我们将以“归零”的心态,继续锚定战略目标,持续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广大股东!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