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农村宅基地政策再明确: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5-02-25 11:59:4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重申了宅基地红线政策,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资源资产管理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措施。这些政策旨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重申了宅基地红线政策,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资源资产管理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措施。这些政策旨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宅基地红线政策再次强调

文件明确指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一规定旨在严守农地、农房的原本用途,防止农村土地资源被滥用。同时,文件提出要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农民的宅基地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然而,文件也鼓励在农民自主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包、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用于发展观光生态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深加工等与三农相关的产业。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能为农民创造就近就业机会,改善社会保障。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完善

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这意味着,政府将通过财政、土地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支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农民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

文件特别强调,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这一规定意味着,农民进城落户不会被强制要求放弃其在农村的权益。

这一政策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它既保障了农民在城市享有公共服务的权益,又保留了他们在农村的土地权益。这种双重保障机制为农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安全感,使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拥有更多选择。

总的来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宅基地政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