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欧洲)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科技业巨头,为关系“解冻”奠定基础。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指出,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周期,新一轮中美贸易战酝酿中,重振中国不仅需要温暖的颜辞,更需要持续努力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经过多年的冷淡对待,中国正试图与科技领军企业搞好关系。上周,习近平会见了国内商界巨头,承诺“坚定不移地鼓励”私营部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Jack Ma)的出现尤其引人注目,他在2020年批评国家监管机构后基本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中国经济#
(来源:Financial Times)
此次罕见的高调会议,是在人们对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eepSeek抱有乐观态度之后举行的,DeepSeek上个月推出一种开创性的AI模型,震惊了全球投资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24年9月份跌至疫情后的低点后,目前也已反弹约20%。
习近平的热情言辞标志着国企关系出现可喜的解冻,但中国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重新赢得企业的信任,重振企业活力。
英国《金融时报》写道:“近年来,中国政策不确定性和干预主义损害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2020年开始的对大公司的监管打击包括罚款和强制重组,旨在遏制企业权力。与此同时,中国严厉的零新冠措施也产生了令人沮丧的影响。商业信心仍然低迷,私人投资自2022年以来一直持平,2024年净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680亿美元,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流出量。”
目前,中国经济似乎陷入了通货紧缩周期,提高商业活动对北京来说至关重要。另一场与美国的贸易战正在酝酿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决定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预计还会进一步征收关税。由于经济仍在从房地产危机中复苏,中国希望——也需要——国内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增长。
“这一切都表明,习近平需要将他的安慰言辞与行动结合起来。否则,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可能会保持沉默。2018年,在第一次特朗普贸易战期间,也举行了类似的商业研讨会,几年后,科技行业受到打击,”英媒续称。
事实上,上周会议的基调是,习近平希望激励为国家服务的创新,这将使企业对北京的强硬手段保持警惕。科技行业还需要中国更广泛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外国投资——来保持活力。
上周会议的嘉宾名单主要集中在国内科技公司,包括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
企业将希望习近平能够真正履行承诺,削减针对私营企业的不合理费用或罚款,并为私营企业提供与国有企业同等的竞争环境。由于消费者信心低迷,中国投资者仍在等待政府出台实质性的需求刺激措施。中国正致力于通过加强绿色技术和人工智能创新来提振经济。但中国需要提高国内消费,以实现出口导向模式的多元化,并确保持续的高增长率。
中国国内外投资者也将密切关注政府的决定,寻找政策明确性和稳定性确实已恢复的迹象,然后再做出重大承诺。
如果没有私营企业的进取和创新,中国就无法实现到2049年建成一个全面发展和繁荣的经济的长期愿景。精心策划的与科技领袖的论坛表明,政府明白这一点。但要赢回投资者,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近几个月来,围绕中国的乐观情绪无疑有所回升,但习近平可能会发现,恢复信心比失去信心要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