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间,ST华微发布公告,称收到吉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高达14.91亿元,若未能按时清收,或面临退市风险。
受此影响,今日ST华微开盘跌停,报4.96元/股,跌幅为4.98%。
决定书显示,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以“预付设备款”等名义,长期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截至2024年10月15日,仍有14.91亿元巨额资金未能归还。根据监管要求,ST华微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归还所有被占用资金。
若未能按时完成清收,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停牌后两个月内若仍未整改完成,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两个月内若依旧未能完成整改,上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这意味着,ST华微正站在退市的边缘,命运悬于一线。
曾几何时,ST华微在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可谓风光无限。其前身为吉林市半导体器件厂,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打破国外彩电大功率晶体管技术垄断,一度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
2001年,ST华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自此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征程。公司专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研发、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
然而,此次被曝光的资金占用问题,却给ST华微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ST华微还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
根据决定书显示,2015年至2023年期间,华微电子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导致这几年的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不仅如此,在交易所问询函回复等临时公告中,华微电子也存在虚假记载;2019年发布的《配股说明书》等临时公告同样存在重大遗漏。
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依法作出严厉处罚。责令ST华微和上海鹏盛改正,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包括时任董事长夏增文、时任财务总监王晓林等在内的多名高管,也分别处以30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
回顾ST华微过往业绩,波动明显。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9.53亿元,同比下降了1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4.88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0.09%。
2023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17.42亿元,同比增长1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86.94万元,同比下降36.16%。公司解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速减缓,公司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尽管2024年迎来明显改善,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至1.39亿元,同比上升214.62%到277.01%。
但资金占用和退市风险这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还是使得ST华微的前路充满不确定性。未来,ST华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清收被占用资金,化解退市风险,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