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日A股市场颇为震荡,尤其是新能车板块,由于被其他热门赛道“抢了风头”,5月以来表现一直起起伏伏。但回看现实中的市场,新近“出炉”的5月产销数据却强差人意,呈现出明显的回暖态势,这对新能车后续的市场意味着什么?
一、5月新能车渗透率突破30%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5月全国汽车的产销数据。具体来看,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4%和10.3%,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增长11.1%。
其中,新能车方面表现出明显回暖的态势。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值得一提的是,5月当月新能车市场渗透率为30.1%,首次突破30%。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更是高达57.1%。实际上,得益于今年以来利好政策频出,1-5月新能车产销表现不错,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渗透率为27.7%。
新能源车产销量及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2021-2023年
而观望6月市场,首先有国常会提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利好市场需求释放;其次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再叠加今年6月底前不符合国六B要求的库存车将会出清,对新能源车销量的负面影响也将于上半年消除,因此下半年新能源车月销增长确定性相对较强,值得大家期待。
二、“快速增长”是近年新能车“主色调”
对比近几年来我国的新能车的增长情况不难发现,“快速增长”的主基调一直没有褪色。
2018年,我国的新能车销量为106.3万辆,但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来到了688.7万辆,四年之间增长了6倍有余。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2年销量分别为106.3万辆、120.6万辆、136.7万辆、330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率为62%、113.5%、113.3%、241.4%、208.7%。尤其是2021年,其同比增长率突破了200%,可以说是“飞一般的速度”。另一方面,新能车对市场的占有也不断提高。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2022年渗透率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37%。
图1:新能源汽车2018-2022年产销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统计 局,2018-2022年
图2:2019-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零售渗透率(%)
数据来源:Wind,2019-2023年
三、政策逻辑在今年依然通顺
新能源汽车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一些重要车企的大力投入和开发。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在“双碳”背景下,相关指导和支持政策陆续出台新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燃油车逐步被新能车取代。
如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提出“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要提升至40%左右”;同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对新能源电池和销售指标做出了具体指示;到了2021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更是明确提出要“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让新能车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2020年以来新能车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Wind,2020-2021年
我们回看这些提振因素,会发现其实今年新能车的主要逻辑依然较为类似。首先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依然在行进之中,虽然新能车增长迅猛,但市场占比等关键指标依然未达政策提及目标,因此未来空间依然巨大。
其次,随着公共卫生防控过去,近年主要的压制因素消散,汽车行业随着经济运行回归正常和各项刺激政策的加持,行业触底反弹态势相对明朗,景气度持续回升,未来产销有望持续向上。
最后,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燃油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加。今年6月5日,乘联会发布消息称,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如果您对新能车非常看好,或可关注$新能车ETF(SH515700)$,该产品目前是全市场第一只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的ETF,基金规模达到了52.65亿元,且管理费率才0.15%,托管费率0.05%,属于行业同类产品最低。
图5: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新能车ETF走势图
数据来源:雪球,2020.3——2023.6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