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市场上赚钱的人是少数,怎样成为少数人?追涨杀跌、不知不觉就满仓、心态不好……这样只会在市场中晕头转向。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投资本质就是投概率,耐心与持续学习是投资里关键的“筹码”。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任婧也是从研究员一步一步做到了基金经理的,研究领域不仅有地产,也有新能源。有小伙伴曾问:
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有什么不同?
任婧表示,目前更多的工作是绝对价值的定价,是做称重机的工作,而不再仅是选美和比较的工作了。
很多时候,巨大的相对收益或并不意味着绝对收益,视野范围变得宽广以后,对公司本身价值的评判变得更加重要,更多时候需要克服不理性的交易(如跟随着圈内其他人的恐慌/狂热带来的交易)。通常来说,合理的交易,是在没有预期变化的时候,“越涨越卖、越跌越买”,但实际的人性导致结果并不总那么理想。
当前重点是?
任婧认为,当前更重要的,是寻找未来两年能实现较大预期收益率空间的个股,并持有至市值涨幅兑现预期收益率的节点,前期为了规避第一波的疫情冲击降了仓位,后续会在上面两个方向上逐步把仓位加回来。
未来市场她怎么看?
2023年或有希望像一个弱化版本的2019年。主要的经济支柱地产稳定住以后,不同的行业下游需求都有恢复,带动了当年价值和成长的龙头企业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房地产的地位是很高,其他行业也会受到房地产的影响。无论是国产替代还是消费升级的兑现度,在需求景气度尚可的前提下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随着外需的弱化,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疫情/地产两条链。
其中疫情的反复很大程度上难以捕捉和交易,且许多抗疫概念股的市值水平已经远超前期无疫情年份的高点,更大的机会还是在经济复苏这个抓手上,政策节奏和兑现节奏更容易把握和跟踪。
目前可以看到有不少行业的自我修复:电解铝、被动元器件、面板、部分消费建材等,它们已经在没有经济刺激政策助力的前提下自行寻底。
相信随着国内经济和财政最大推动力的稳定,市场能够像2019年一样,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从底部中走出,这个阶段中多数行业都能够从悲观的EPS预期(EPS是Earnings Per Share的缩写,即每1股赚多少钱)中获得一定的修复,但并不会有哪个行业享有超额溢价(类似2021年一枝独秀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