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香港《南华早报》周二(2月25日)报道称,在最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中,中国已采取行动,禁止有关部门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私营企业处以罚款。中国领导人正加大力度提振对私营部门的信心,提振经济增长。
(截图来源:《南华早报》)
该法案旨在确保私营企业得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将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接受立法者的第二次审议。预计下个月的全国人大会议将对该法案进行讨论,并有可能通过。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2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据新华社报道,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
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新华社称,草案二审稿进一步突出法治的保障作用,其中规定,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检查范围;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不得向民营经济组织摊派财物。
草案二审稿增加相关规定,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中明确,有关行业协会商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服务。
据知,2024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南华早报》指出,此举出台之际,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安抚私营部门,私营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艰难应对打击行动。在与美国的科技战争不断升级之际,中国领导层正在寻求私营企业帮助其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推动创新。
近年来,毫无根据的罚款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随着政府卖地和其他来源的收入下降,一些地方政府已转向所谓的“利润驱动的监管”,以增加资金。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近年来,许多地方当局选择性地对私营企业进行罚款,并对严重扰乱其经营的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主持了与阿里巴巴(Alibaba)联合创始人马云和其他知名企业家的会议,美国彭博社称,这表明北京方面对长期被边缘化的私营部门的支持。私营部门现在被认为是重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关键。
习近平对企业家们说:“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同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
习近平表示,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实际,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