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雅虎财经报道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于周三(3月26日)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征收新一轮关税,这一决定料将对汽车制造商与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个潜在后果是,美国汽车市场可能出现“古巴化(Cubanization)”现象:随着车价上涨,消费者将更倾向于长期持有旧车,进而导致美国汽车保有量的平均车龄显著上升。
古巴因街头仍在使用的大量1940年代和1950年代老式汽车而闻名——这些老爷车被广泛用作出租车和私人车辆。然而,这并非出于民族怀旧情结,而是经济与贸易制裁的结果。自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掌权以来,美国对古巴实施贸易封锁,至今未完全解除,西方国家的汽车与零部件长期被排除在古巴市场之外。因此,古巴人不得不依靠战前库存并自行改装以维持车辆运转。虽然这些经典车在游客眼中颇具情怀,但对日常生活的古巴车主而言,使用拼凑零件维持油老虎在燃料短缺背景下运转,是一场长期的折磨。
虽然特朗普关税远不至于将美国带入古巴的境地,但若该政策得以持续实施,势必对整个汽车产业构成冲击。根据特朗普的计划,自4月3日起,所有进口整车将被征收25%的关税,而当前大多数进口车仅需缴纳2.5%关税。一个月后,诸如发动机与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也将被纳入同样税率。
美国每年约销售1600万辆汽车,其中近一半为进口车型,即便最终组装在美国完成,其关键零部件多数也来自海外。据摩根士丹利汽车行业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估算,此项关税将使每辆新车的平均售价上涨约6000美元。由于价格传导机制,即便是本土品牌也会借机涨价,从而导致全行业普遍提价。
价格上升将压抑新车销量,更多消费者将转向二手车市场,进而推高该市场价格。这一现象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过,当时新车供应紧张,二手车价格大幅飙升。更有甚者,部分消费者将选择放弃购车,继续使用旧车。
乔纳斯在3月27日发布的分析中指出:“如果25%的关税全面严格执行,美国车龄可能进一步拉长,形成所谓‘汽车古巴化’趋势。这一后果极其负面,我们很难相信如此措施会成为美国汽车市场的‘长期特征’。”
更老的车队将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包括交通安全、技术普及、能源效率等方面的风险。新车通常配备更先进的安全配置和更强的碰撞保护性能,能够在普及过程中有效减少交通伤亡事故。一旦新车销量下滑,新技术渗透率将大幅降低。
此外,销量下降将打击车企现金流,从而影响其对电动车与新一代动力系统的研发投资。目前,多家大型车企正处于由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旦燃油车(目前仍是盈利支柱)销量受阻,将直接削弱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甚至导致资源重新向传统车型倾斜,抑制新能源发展。
此外,老旧车队与电动车渗透率下降还将令未来油品需求维持高位,从而推高油价。能源研究机构Clearview Energy在3月27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便车队整体燃油效率提高、电动车占比增长,关税带来的新车价格上涨也可能令旧车继续运行,维持美国对汽油的高需求。”
贸易报复、政策走向仍是悬念
上述分析还未考虑潜在的贸易报复。当前,欧洲联盟(EU)与其他向美出口汽车的国家虽然尚未立即采取反制措施,但极有可能在谈判破裂后采取对等关税。有关各方目前按兵不动,或许是在等待与特朗普达成妥协,例如以扩大在美生产换取关税下调。但若未能达成协议,贸易伙伴很可能将通过征税美国出口产品作出回应。
投资者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上的“押注”迄今为止多次落空。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中显示出比预期更高的征税意愿,也更加能够容忍股市波动及其带来的经济副作用。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陷入观望:特朗普的汽车关税究竟会成为现实引发系统性冲击,还是会在取得足够谈判筹码后被撤回?这一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整个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