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放弃清零恐引爆“一场新冠病例海啸”!《科学》杂志:中国83天内恐有高达2.79亿人感染 210万人死亡

2022-12-07 10:31:06
夏洛特
FX168主编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2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科学》杂志撰文称,中国尚未为应对新冠疫情做好准备,如现在放松疫情防控措施恐引发大规模感染浪潮,使卫生保健设施不堪重负,并带来很高的死亡人数。总部位于伦敦的健康分析公司Airfinity在11月28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称,现在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可能会在83天内导致1.67亿至2.79亿例病例和130万至210万人死亡。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科学》杂志周二(12月6日)刊文称,受反对严厉的“动态清零”政策的抗议活动的影响,中国当局正在小心翼翼地采取行动,减轻封锁、隔离和持续检测的负担。但大流行已经过去3年了,中国没有显示出计划进行重大调整的迹象。数学模型说明了原因:中国仍没有做好应对新冠病毒的准备。今天放松限制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感染浪潮,使卫生保健设施不堪重负,并带来很高的死亡人数。

(截图自《科学》杂志官网)

新西兰惠灵顿奥塔哥大学的公共卫生科学家Nick Wilson说:“中国没有实现高接种率,没有使用最好的疫苗类型,在向(公众)传达从消灭到抑制和缓解的最终需要方面也非常缓慢。”包括新西兰在内的最初遵循清零战略的其他国家,利用这一战略为提高疫苗接种率、储备抗病毒药物和提高重症监护能力争取了时间。#新冠疫情#

文章称,激烈的抗议引发了一些变化。例如,几个省份已经开始允许人们在没有阴性检测证明的情况下进入公共交通工具、餐馆和购物中心,一些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将被允许在家中隔离,而不是被送往隔离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家表示,这些措施是“很小但很重要的一步,我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措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大流行的疲劳,减轻经济和社会负担。”

但模型显示了为什么中国政府仍想保持克制。一项基于3月份接种率的研究于5月发表在《自然医学》上,该研究发现,如果在那时取消防疫限制,可能会“产生一场新冠病例海啸”,在6个月的时间里,将会有高达1.12亿例有症状的病例,270万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160万例死亡病例。ICU床位峰值需求将达到100万张,是目前容量的15倍以上。

据研究报告的作者(主要来自复旦大学)称,未接种疫苗的人将占死亡人数的77%。提高疫苗接种率可能会大幅降低死亡人数,但中国的老年人口对疫苗接种仍持谨慎态度。即使在今天,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只有66%的人接种过两针,40%的人接种过加强剂,而整个人口中已有90%的人完全接种。

香港提供了一个警世故事:今年年初爆发的大规模奥密克戎浪潮导致近6000人死亡,其中96%的人年龄在60岁或以上。当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甚至低于内地。今年前3个月,上海的新冠死亡率为每百万人中377人,位居世界最高之列。

总部位于伦敦的健康分析公司Airfinity在11月28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中国大陆仍然很脆弱。根据该报告,现在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可能会在83天内导致1.67亿至2.79亿例病例和130万至210万人死亡。

文章还指出,除了未充分使用外,中国的疫苗(含有灭活病毒)效果不如其他地方的mRNA疫苗。在香港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预防60岁以上老人严重疾病和死亡方面,两种疫苗分别注射三针的有效性都超过90%。在香港,人们可以在辉瑞-生物科技(Pfizer-BioNTech)的mRNA疫苗和中国生产的科兴疫苗CoronaVac中进行选择。但两剂mRNA疫苗明显比两剂CoronaVac疫苗更有效。另一项研究表明,CoronaVac苗的保护作用减弱得更快。

2021年5月,BioNTech和中国上海复星制药同意成立一家各占一半股权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和销售BioNTech的疫苗。但该产品从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可能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国产疫苗。四家中国公司的mRNA疫苗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但也没有一家获得批准。辉瑞公司的新冠药物帕罗维德(Paxlovid)和中国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在中国有售,但尚不清楚中国有多少剂量。

中国当局仍希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29日的一项指示敦促地方当局建立团队,挨家挨户地评估病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是否可以安全接种疫苗,并开展教育活动,以应对疫苗犹豫。

但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卫生科学家Xi Chen表示,这些努力需要时间。他说:“过早重新开放将挤占资源,摧毁医疗系统,并导致更多死亡。”目前,中国仍被困在自己造成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