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路透社周一(4月7日)报道,人民币中间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短期想法,但中国的长期战略考量也很快显现出来。英媒指出,中国无法完全阻止人民币贬值,但或许可以减缓下跌速度。
英媒观察周初人民币中间价设定,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不会允许人民币在没有紧急原因的情况下大幅波动。
(来源:Reuters)
中国上周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同等程度的关税。
“这可能令人惊讶,但美国的关税要到4月9日才生效,而中国的报复性关税要到第二天才生效。这给双方留下了一些谈判时间,”英媒指出。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Ray Dalio)建议,中国可能会“以换取一些贸易救济”来提高人民币/美元的汇率。
但这种做法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官员认为,上一次这样的货币升值协议——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日本数十年经济低迷的关键因素。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希望长期保持人民币稳定和坚挺,为其全球金融雄心奠定基础。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尽管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增加20个百分点,但人民币/美元今年迄今仅下跌0.2%。
然而,一旦关税生效,预计人民币将逐步、有控制地走低,以避免失控贬值和大量资本外流的风险。
中国方面还希望限制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因为它正寻求与亚洲邻国进行谈判,以打造一个后关税时代有效的贸易伙伴网络。
人民币缓慢贬值的下限可能比当前水平低13%左右,低于2005年中国外汇制度开始自由化之前的8.2765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
英媒分析称,中国央行无法完全阻止人民币贬值,但或许可以减缓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为中国方面争取时间考虑下一步的选择。
除非两国达成贸易协议,否则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将于4月9日上调34个百分点,这将使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的关税总涨幅达到54%。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祭出报复性关税措施后,特朗普似乎未停下脚步,他周一威胁称,若中国不愿意撤回报复性关税计划,他将再次对中国征收50%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