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彭博社2月8日报道称,为了兑现之前的承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2月初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
但在征税开始之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分别给特朗普打了电话,并获得了一个月缓期执行。
与此同时,特朗普曾暗示他将很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关税的最后期限过去,没有电话沟通发生。相反,特朗普后来表示不着急,他会在适当的时候与习近平交谈。
那么,中美领导人可能是什么时候呢?
如果历史可以作为任何指引的话,那么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截图来源:彭博社)
早在2023年初,在美国击落了一个据称漂浮在美国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后,当时的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就计划与习近平进行直接对话,试图缓和紧张局势。他曾提到希望在当年2月中旬与习近平通话,但这一电话交流从未实现。直到几个月后的11月,当习近平前往旧金山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时,两人才终于进行了对话。
尽管间谍气球和关税显然是不同的问题,但这一事件表明,特朗普和习近平的通话不会很快到来。中国领导人将有他自己的理由推迟通话。
首先,习近平必须考虑自己的行动在国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自毛泽东以来中国最有权力的领导人并非没有限制。总是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如果中国领导人被视为屈服于美国的压力,那么今天支持他的民族主义声音可能转而反对他。(向美国屈服也不符合一个把“民族复兴”作为首要目标的人的性格。)
其次是情况可能变得更糟的危险。特朗普已经下令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进行审查,这很可能导致更多的关税。随着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和国家安全顾问瓦尔兹(Mike Waltz)等对华鹰派人士进入特朗普的圈子,其他类型的制裁也是可能的。中国领导人不需要与特朗普友好相处、结果中国却遭受更多关税的尴尬。
第三,与特朗普保持距离有其好处。当特朗普称美国将“拥有”加沙并建议重新安置巴勒斯坦人口时,这让中国看起来像一个更负责任的全球大国。这也加强了北京作为“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领导者的地位。
彭博文章最后写道:“把所有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很明显,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是不可能的。相反,它表明我们都应该为未来动荡和不可预测的道路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