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日经观点:中国的科技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习近平与马云握手

2025-02-24 00:00:28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东京资深记者、获奖作家威廉·佩塞克在日经的专栏文章中写道,中国政府希望振兴民营科技企业,靠习近平开一次会是做不到的。

DeepSeek在向全球投资者揭示中国人工智能的雄心后,现在可能让北京放弃了对整个科技行业的打压。

当然,”可能”在这句话里是个关键。如果说在习近平时代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那就是看他的行动,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

尽管如此,习近平本周与中国科技界大咖的公开会面,并承诺对科技行业给予”坚定支持”,还是被外界被解读为互联网企业创始人被边缘化的黑暗时期即将结束。

是的,马云,我们指的就是你。2020年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还是中国全球科技野心的代表人物。那时,他这位从英语教师转型的创新者,让习近平的共产党感到自豪,因为阿里巴巴曾在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中崭露头角。

2014年,马云带着阿里巴巴在华尔街上市,还在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酒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IPO前活动。这是习近平的高光时刻,彼时他正式掌权仅一年,中国因阿里巴巴的成功登上全球财经头条,令党内充满自豪感。

2020年11月,马云本有机会再创辉煌,推动蚂蚁集团的上市。这一次,他的金融科技巨头选择上海和香港作为IPO地点,计划筹资350亿美元,刷新全球纪录,并宣告中国正式跻身全球金融中心。

但习近平团队叫停了这一计划。蚂蚁的上市被搁置,而原因在于马云说了大实话。2020年10月24日,他在上海发表了一场可能是历史上代价最昂贵的演讲,批评银行业仍然存在”典当行思维”,并指责监管机构扼杀创新,这激怒了习近平的核心圈子。

接下来,习近平的金融监管机构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马云的观点。他们不仅取消了年度IPO,还对一众科技企业创始人展开打压,包括百度、滴滴全球、京东、美团和腾讯等公司。而马云本人也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直到本周一,马云再次现身,坐在习近平演讲的前排,见证习近平宣告中国科技行业的回归。

习近平在公开场合与马云握手的举动,立刻带动中国股市上涨。长期观察中国的比尔·毕晓普,他撰写的Sinocism通讯中指出,习近平这一举动似乎是在释放信号——”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已被重新接纳,这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然而,信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质性举措,看看北京是否真的会放松对科技行业的打压。市场当前的乐观情绪可能略显过头,真正的考验在于未来几周习近平团队的实际行动。

如果监管机构真的开始有所作为,那么历史可能会记住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本周一的会议上,梁文峰成为受领导召见的中国科技界新面孔,受到极大欢迎,类似于十年前的马云。

过去五年,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没有太多值得庆祝的时刻。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是难以消除的污点。此外,习近平在处理房地产危机、遏制通缩和应对”日本化”趋势方面进展缓慢。

中国私营部门深受政策反复和监管混乱的打击,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工资停滞,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

习近平对科技行业的多重打压,让华尔街开始讨论中国是否已变得”无法投资”。

然而,DeepSeek的崛起正在改写这个叙事,同时也给特朗普带来了政治上的压力。就在几天前,特朗普在白宫举办了盛大的人工智能会议,与OpenAI的山姆·奥特曼、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以及软银的孙正义同台。孙正义在2000年时曾是马云的伯乐,而此次特朗普则借助5000亿美元的”星门”(Stargate)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向世界宣示美国仍主导全球科技市场。

然而仅仅几天后,特朗普的盛会似乎被遗忘,投资者的目光迅速转向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习近平的核心圈子似乎也意识到,科技竞争才是2025年真正的重要战场。

推动科技创新不仅能降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还能减轻特朗普贸易战的冲击。

但习近平是否真的能让私营经济摆脱束缚?这才是关键所在。经历12年掌权,习近平仍未能改善国有经济的低效运作。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其难以投资于创新型经济。

同时,国内外媒体的自由度大幅下降,导致政府低效管理和金融体系风险的问题难以被揭露和解决,而这本应是习近平反腐目标的一部分。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下周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这可能会提升民营经济的地位。

但考虑到习近平过往的施政风格,快速落实的可能性不容乐观。

中国需要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创业公司。因此,习近平团队必须加快步伐,提高透明度,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强化资本市场,并停止破坏市场信心的监管乱象。

只有这样,华尔街才会真正相信习近平所说的”坚定支持”。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