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美国深化对华科技投资限制,除该国企业受冲击,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投资,都将需要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因为目标公司可能涉及中国人,这将增加成本。英媒评论指出,私募股权投资人纷纷逃出中国市场,大量资金转移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尽管专家警告这些市场面临着陡峭的学习曲线,以及可能有限的退出路线选项。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无论是否在中国,亚洲投资都笼罩着地缘阴影。华盛顿已限制美国私人投资在人工智能(AI)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投资,但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投资都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因为目标公司可能涉及中国人,而该人可能会使交易受到美国投资限制。Eric Jiang是中国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驻北京的合伙人,他说道:“法规要求遵守,这会增加成本。”
Bain驻新加坡的亚太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主管维克拉姆·卡普尔(Vikram Kapur)表示,许多在疫情期间考虑从中国角度考虑的东南亚公司,现在将重点放在本国市场。一些人认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仍然是一个长期投资机会,但目前普遍持谨慎态度。“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人们一头扎进中国交易,”卡普尔说道。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者最受欢迎的两个目的地,由于高利率推高融资成本,以及家族办公室和大学捐赠基金等支持者对在中国投资变得越来越紧张,私募股权投资者面临着压力。
(来源:Financial Times)
报道引述一位驻香港的投资银行家表示,过去六个月投资者对中国的情绪并未发生重大转变,但中国投资的门槛更高了。他表示,客户现在正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寻找“具有与10年前中国相似增长特征”的交易。
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一直是一个相对有弹性的行业,因为它有能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该领域的跨境交易面临的地缘审查较少。但即便如此,该国也正在失去领先地位。根据贝恩公司自2012年以来的数据,就融资规模而言,印度将在2022年超过中国,成为亚太地区医疗保健收购交易的最大市场。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此类收购交易金额达19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的交易额为31亿美元。
投资银行家和交易顾问表示,就连中国投资者也在试图通过加入并加剧东南亚交易的竞争来实现多元化。但向东南亚配置资本可能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对于新来者而言。
专家表示,分散的格局意味着应用中国投资模式并期望企业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可能行不通。与中国相比,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较低,意味着交易量和规模较小,这给交易采购能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证明资源的合理性。
香港咨询公司Alvarez & Marsal董事总经理Xuong Liu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任何一个东南亚国家开具高达数亿美元的股权支票都是极其困难的,这往往反映出该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相比较小。A他的公司正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医疗保健交易,并在马来西亚从事精密工程。
专注于亚洲的全球投资银行咨询集团BDA Partners管理合伙人安德鲁·亨特利(Andrew Huntley)指出,对于主要关注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进入他们没有记录的市场尤其具有挑战性,并且往往意味着付出更高的价格只是为了建立他们在当地市场的信誉。他补充说,在没有当地团队的情况下在东南亚寻找自营交易是另一个障碍。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商业惯例和规范,举例而言,法律专家表示,在越南进行尽职调查尤其困难。
Morrison Foerster律师事务所驻新加坡合伙人史蒂文·特兰(Steven Tran)表示,遇到“选择性保存记录”的公司并不罕见,这使得私募股权投资者很难全面了解其业务。“越南的整体商业环境往往不如许多外国投资者可能习惯的那么透明,这一事实也无助于这一事实,”Tran说。
私募股权公司Silverhorn常驻香港的首席投资官马可·克劳斯(Marco Klaus)表示,该公司青睐印度尼西亚的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领域,今年已“多次”派出高管考察该市场。
Silverhorn已将其在华投资比例从几年前高达80%的比例减少至50%,克劳斯说道:“我们看到一些资本从最初分配的中国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合计约占该公司投资的30%,其中印度占5%,美国占15%。”
克劳斯表示,印度尼西亚的私人市场体系不太成熟,意味着收购机会仍然相当有限。
一位专门从事印度尼西亚技术和消费交易的香港银行家表示,按今年筹集的金额计算,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六大首次公开募股市场,但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国内能源和采矿业的公司,这表明公开上市可能不是早期阶段的退出选择。
这位银行家补充说,在新冠大流行封锁期间流行的一些电子商务投资主题也失去了动力,因为许多当地人仍然更喜欢线下购物。他表示,明年印度尼西亚的总统选举也将促使投资者在做出承诺时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