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日前,一个重要的商业指标反映了中国的消费复苏情况,企业广告支出的谨慎暗示中国国内消费乏力。
中国企业今年在广告方面的支出都很谨慎,因为预计国内消费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反弹。
2023年前三个月,几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营销收入有所增长,但不包括阿里巴巴。在本月的618购物节来临之际,各大巨头仍保持谨慎。
“对于618,一般来说,品牌当然会尝试,但与之前相比,它有点累了,”中国市场营销咨询公司ChoZan的创始人Ashley Dudarenok说。
她说:“我们知道,与2021年相比,今天吸引顾客进入你的商店需要花费完全相同的钱,但顾客在你的商店里的花费将减少30%左右。”
今年一季度,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值为人民币12,175元(合1,739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央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教育、医疗和旅游是计划支出的前三大类别。
“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将是增长和反弹的一年,”Dudarenok说,“2023年,让我们走出低迷,与平台和客户保持联系。”
Dudarenok指出,广告公司也在花钱尝试搜索引擎。百度和微软的必应(Bing)都在研究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自新冠大流行以来,经济增长乏力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给中国消费者支出带来了压力。在没有国家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下,零售销售在今年前四个月温和反弹。5月份的数据将于6月15日公布。
专注于中国零售业的咨询公司Oliver Wyman负责人Dave Xie表示,今年,中国消费者希望购买质量更好的产品,希望物有所值。
他指出,通过在618购物节期间宣传产品的功能性和可负担性,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化妆品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扩大。
周二,当被问及今年中国消费者的前景时,京东零售的一位代表表示,增长可能会很坎坷。
随着在线购物趋势的转变,不同平台的公司也看到了不同的结果。
Oliver Wyman的Xie说,各大品牌都热衷于在字节跳动的抖音上投入更多资金,这可能会减少在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广告支出。
字节跳动没有公开上市,也不经常披露详细数据。
在美国上市的主要中国互联网平台中,拼多多第一季度广告销售收入同比增幅最大。该公司运营着一款以打折著称的团购应用。这种增长可能表明,当地人不愿意掏腰包。
中国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正促使更多本土消费品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有时是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品牌。
贝恩公司5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战略,过去10年,中国消费品公司的国际收入增长速度在亚太同行中名列前茅。
贝恩驻上海的亚太并购业务主管Philip Leung表示,预计未来6至18个月将有更多的中国海外交易活动。他说,对于许多中国公司来说,现在的策略是收购品牌,这样它们就可以从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