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黄岳:地产政策发力,建材有望底部复苏?

2022-11-18 11:19:25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6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直播主题:地产政策发力,建材有望底部复苏?

直播嘉宾:黄岳 建材ETF(159745)基金经理

直播时间:11月15日 15:30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建材板块的投资机会。从上周五以来,建材板块反弹幅度比较大。指数层面,从上周五开始,短短三个交易日的时间,反弹幅度已经超过九个点,确实是属于力度比较大的反弹。所以很多投资者都关心地产的拐点是不是到了,以及建材板块现在是不是一个比较好布局的机会。

一、建材板行情回顾

首先,这个板块短期反弹的幅度确实比较大,如果从最低点开始算的话,反弹的幅度已经超过15%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反弹幅度大是因为之前跌的多。大家可以看到建材这个板块,从7月份一直到10月份,连续四个月的时间,板块指数大概跌了30个点,这个客观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跌幅,10月当月还有10%的下跌。整体来讲确实是超跌了。超跌代表有一个修复的预期,或者说有一个修复的必要。另一方面,结合上周五出台的相关政策,所以市场对于地产、建材板块的风险偏好扭转过来了

如果看现在建材的位置,基本上比较符合它当下基本面的情况,毕竟它整体经营业绩,包括三季报的经营业绩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目前更多的是对于10月、9月过度反映的修正,另外一方面就是它还叠加了对于后续地产拐点的预期,基本上反映了这两种情绪在里面

建材板块后续的走势更多还是看后面地产的变化,但是建材本身也有一些需求,像水泥下游需求占比还有一部分是基建,但是整体主要还是看地产。我们对于后续地产行业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上周五发的16条,看起来算是一个政策底了,后面就逐渐能看到基本面的底部

客观来讲,当下很多民营房地产企业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已经没有动力再去拿地了,交房、手里面的现金流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基本面进一步的扭转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明年年终左右,才能看到结果。

如果从股价的角度来讲,一般从政策底,再到基本面的底部,中间会不断折腾的,不断有人博弈基本面的底部,但是政策底出来之后,心里相对来讲比较安心,知道会有这个政策会托底。再往后看,无非就是用时间去换空间,看政策的效果什么时候能够传导下去。

二、为什么市场会博弈地产拐点?

首先来看地产,地产从今年年初,大家就一直在博弈地产的拐点,但是一直也没有等到。年中的时候,建材板块基本面很有可能是最差的时点,但是也没有想到三季度的时候,地产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严峻的局面,而且是全方位的下行,不光是拿地,还有投资、施工、竣工、销售,全方位下行。在这种情况下,建材板块三季报也是历史上相对比较差的时点。

为什么今年大家一直在博弈地产的拐点,为什么到现在才看到了政策底?之所以大家愿意去博弈地产的拐点,就是因为地产占经济的体量比重实在太大了。

根据各种统计,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都加上,占人均收入总值的比重将近三分之一左右,这个远远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产业能够承接过来的。大家都知道今年基建的力度比较大,主要是为了对冲地产下行,而且我们的制造业投资仍然处于比较高速扩张的情况。但是这两个维度,从体量的角度,还不足以支撑地产这么大幅度的下滑。

之所以市场愿意去博弈地产的拐点,因为从经济体量和解决就业人口的角度来说,地产不止是地产商一个产业链,它还涉及到上下游,像建筑、施工、原材料、钢铁、建筑材料、家电、五金件等产业链。而且它里面很多的建筑业,建筑建材这些家装行业都是容纳就业人口数量比较多的产业。所以它既解决了经济增长的问题,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所以站在去年四季度那个时点,大家都觉得这个产业不能任由它失速下滑下去,否则就会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造成很严峻的考验和问题。

第一个拐点出现在去年12月份,去年12月份相关工作会议,工作会议定调,对于地产相对来说已经有一些边际改善了。另外,我们了解到从去年十月开始,很多大型城市居民的房贷逐渐放开。去年三季度,如果大家有购房经验的话,会发现去年三季度房贷,一方面审批的时间很长,另外一方面就是商业银行,很多都没有房贷的额度。但是到四季度,从10月、11月开始,房贷审批已经比较流畅了。另外,额度也批复得很快。这个是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商业银行端对于居民信贷的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

但是后面的问题出现在哪儿呢?出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仍然存在。一方面一直在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情况,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部分头部民营企业暴雷的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不敢向民营企业去贷款。其实国有的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头部国有房地产企业融资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问题,而且商业银行很希望给这些企业进行融资。但是民营企业,从去年以来,融资环境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上方的角度来说,监管在逐渐放松对于相关企业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商业银行又担心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所以又不敢给这些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其他的融资条件,比如说过去几年非标的融资,以信托为通道或其他形式进行的非标融资,基本由于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监管的因素,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对于民营房地产企业来说,今年融资压力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意愿,后面项目的施工、竣工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制约,毕竟国内民营地产的体量,大概占房地产体量四分之三左右。国有企业虽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毕竟它的体量比较小。从去年底、今年初开始,国有企业去并购民营企业,去收购资产或者直接对项目和公司进行并购,这种并购贷款很大程度上放开,而且政策上是比较支持的。但是从体量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的体量和民营企业大的体量相比仍然是不对称的,国内存量的房地产仍然是民营企业占大多数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地产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大的解决,从而又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关部门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大家都知道分税制改革之后,本地的税源营改增,加上其他一些税收调整,有关部门自身能够留存的税收相对来说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政府性基金收入,而政府性基金收入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房地产出让相关的收入。

今年大家可以看到,地产的下行是全方位的,不光是房地产销售、施工、竣工等偏重于下游的数据,拿地的数据也非常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的压力、财政的压力就非常大。另外一方面,站在去年也是想不到的情况,今年四五月份,华中地区大爆发,以及今年九十月份在全国范围多点的频发。不管是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施工、竣工,还是对于社会居民的收入,都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效果。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有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过去几年杠杆率用得非常足,而且很多都是通过不断滚动开发新项目、预售回款的方式支持下一步融资,以及支持企业的现金流,在这种快速周转的模式被遏制之后,它现有的资金流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受到公共卫生防控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今年居民端加杠杆的意愿整体来说不足。大家可以看到从今年10月、11月以来,居民端地产相关的信贷政策很大幅度已经放开了,但是今年居民的购房意愿并不强。只有在去年政策刚放开的时候,大概11月、12月的时候,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在去年当月有一个超预期的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居民中长期贷款一直增长都是乏力不及预期,而且不及去年同期的情况,其实也反映出地产的需求端也不景气。

三、地产产业各市场主体简介

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说,地产产业可能涉及几个市场主体:

(1) 地方有关部门

地方有关部门有能力调控,通过一系列手段,限购、限售、限贷,以及和当地金融机构的协调,去调控当地的购房政策。另外一方面,有关部门又非常依赖土地出让所获得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作为支出的资金来源,这是第一个主体。

(2)居民

第二个主体就是居民,居民会受到相关信贷政策的影响,落户政策的一些影响,它会决定居民加杠杆的一些能力和意愿;居民也要考虑房价的变化,很多时候确实都是买涨不买跌,往往在房价下行的周期,很多有购房意愿的居民也会倾向于持币观望,这个历史上来看确实是这样一个规律。

另外一方面,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他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往往决定了自己加杠杆的意愿,如果大家对经济的预期很好,觉得自己收入能够持续性增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愿意加杠杆去买房,甚至加很高杠杆,他会预期自己未来工资性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另外也看对于房价的预期,这是居民端。

(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最主要的出让方,一方面是对于地产企业信贷支持,另外一方面是对于购房居民信贷的支持。

商业银行一方面比较喜欢地产信贷的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今年自己的资产也呈现资产荒的情况,因为居民的房贷在商业银行是非常优质的资产,一方面有比较好的抵押物,就是房子,本身做信贷的时候就是打折去做信贷的;另外一方面居民购房贷款的利率水平也还比较高,在商业银行的合理区间之内。所以商业银行本身是有意愿去做居民房贷,但是他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又很担心,因为从去年开始很多房地产企业信贷借款都出现了违约的情况。

商业银行一方面是想去做地产的信贷,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达到了自己的合宜水平,而且本身他的资产端是欠配的。另外一方面,他又担心出问题、出风险。而且现在很多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在追责的时候,很多都是终身追责,或者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要追责,如果现在出问题的话,就不让你离职,一直让你不断追贷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商业银行自己审批人员的角度来说,他自己也没有意愿给房地产企业,或者给有相关风险的地产商去做融资,就陷入了一个比较不利的循环。

(4)房地产企业

房地产企业一方面是从原来快速周转的模式降低到慢速周转的模式,本身需要更多的资金来保持资金链不出问题。今年居民购房的意愿又不足,房地产销售的情况也比较差。另外一方面,原来手头有很多项目可能还没有竣工,而且之前的资金都出了一些问题,之前的资金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用到新的项目开发里面去了,所以导致竣工交房也出现了问题

整体来讲,这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想要靠他自己转起来的话,其实是需要给这些市场主体一些信心。居民更有信心买房了,房地产销售的情况起来了,地产商的现金流自然也会得到改善。另外一方面,商业银行看到地产商的现金流改善了,有了销售收入了,自然就有意愿给地产商做融资。

对于几个市场主体来说,相关部门,从去年年底开始,支持力度,尤其对居民购房的支持力度已经比较大了。有关部门从今年上半年以来,因城施政的方式一直在做政策的调整,更多还是二线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客观来讲还有不少信贷政策,购房政策调整的余地可以去释放,这个是未来政策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的一些点。

四、地产板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今年的堵点主要就卡在,一个是居民没有购房的意愿。要让居民未来有购房意愿,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大家希望看到房价能够稳住。因为这个市场确实是买涨不买跌;如果房价在不断下跌的话,居民自己购房的意愿本身就不强,哪怕他有资金、有需求,他也愿意去持币观望。

第二是改善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居民对于未来收入预期越来越差的话,他肯定不愿意加杠杆、背房贷,去买房,他会优先去考虑生存的问题。

第三,在信贷政策方面,在利率水平方面,会不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新的刺激力度。比如说现在房贷4%左右,居民现在不愿贷款,未来如果有一天房贷利率降到很低了,可能很多人就愿意贷款了。所以客观来讲,这个问题早晚能解决,无非就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或者要做出多大的政策调整才能解决,目前在居民端是看不到的。

另外一方面是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最近几天政策有非常大的调整,一方面是我们看上周末出的16条。虽然这16条相关政策没有官方的渠道去进行公开的披露,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已经转载了。很多自媒体也有一些相关的文件,虽然不是官方发布的文件,但是看财经媒体的转载,可信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应该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因为今年上半年整体政策的思路还是保产业、不保公司。地产产业不能出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公司是不保的,公司该违约就违约,市场化的去出清,没有对地产企业有很明显的支持政策,更多还是口头上的,但是从口头上落实到银行信贷经理愿意给地产商做融资,还有很大的区别,以及很长的路要走。

民营企业资金流经营压力仍然比较大,但是周末16条主要的改进就是对于地产企业有很多具体的支持。前一段时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于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如果真正要达到融资标准的话,其实更多的还是头部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的一些企业,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

而周末的16条提出了信贷展期的情况,提到了对于企业融资责任减轻相关的经办人员责任的一些情况,这个应该说比较对症的,真正解决了目前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最大的问题和堵点。

前几天也出台了对于监管账户新的措施,也是比较有利的。之前对于监管账户,对于售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管理措施更多地还是相关主管部门自己去定的,有个别的区域担心出风险,也是给地产企业的资金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客观来讲,预售资金只要留了充足的用于支撑房屋建设的资金,其余的资金按道理来说是能够提取的,因为提取之后能够投入新的项目拿地,投入新的项目开发,去偿还自己原来的借款。所以从政策的角度,这个政策的制定是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全国统一的政策,应该说明确了全国统一的政策标准。对于一些预售资金的监管账户里面,只要能够保证充足房屋建设款,就能够提取或者动用其他方式使用它剩余的资金,也有助于减轻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方面的压力。

所以整体来讲,目前的政策大概是这样的情况,回顾一下去年开始,涉及到居民个人信贷的政策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但是今年的问题是居民没有加杠杆的意愿以及能力,这个问题未来会随着经济逐渐企稳向上,毕竟公共卫生相关防控政策也做出了二十条比较大的调整。另外一方面,因城施政也好,信贷政策也好,其实还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空间。比如大型城市在进一步放开限购、限售、限贷相关的政策,另外就是房贷利率也仍然有下调的空间,所以这一块居民端更多是要靠时间逐渐去扭转居民购房的预期,从而形成市场自然销售的企稳。

企业端目前仍然有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这块由于新的政策也会逐渐得到改善,还有其他政策性的安排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交房层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主要的政策还是围绕在保交房的维度,各种各样的政策也都出台了很多,今年也有地方性的公司开始拿地,甚至收购一些资产,收购资产之后会做成租赁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这些住房能够通过REITs方式退出,或者自己转交到其他房地产运营机构去做运营。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房地产产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压力。

整体来讲,16条政策出台之后,我们基本上看到政策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保市场主体,去保房地产企业。

做出这种转向,客观来讲是不容易的,而且一旦做出这种转向之后,往往短时间内不会180度转回去。所以后续更多的是去看政策出台之后,第一地方怎么去落实,第二就是什么时候能真正见到地产数据相关的拐点

当然,越往后肯定越有信心,还有更多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出台落实,另外一方面本身地产今年经历了一个低基数,所以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到某一个时点由于逐渐下降,总归会有一些刚需的购房需求,随着基数越来越低,自然到某一个时点就会逐渐转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非是对于经济、就业、市场主体的预期伤害太大了。所以现在更多的是通过政策的方式去进一步减缓这种镇痛,进一步让地产的行业回到正循环的正轨。目前政策,产业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

大的政策拐点已经见到了,后续还有很多细则可以去期待,另外一方面就是12月份相关会议,有可能在地产方面会有新的工作部署。至少目前从政策层面,对于产业支持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无非就是这些意愿怎样转化成能力。另外,有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要靠时间逐渐扭转大家的预期,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目前对于大地产产业链来讲,政策底已经见到了,后面就是逐渐找一个市场底,市场底也不会等待太长的时间,毕竟我们刚才提到了今年地产各方面的数据都是一个低基数,这为明年数据回正也奠定了一个基础,我们肯定不希望因为这种方式奠定基础,但是客观来讲也确实为明年数据的回正奠定了基础。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经济也有可能在明年逐渐向好,这样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也是有相关的促进作用

五、地产产业链如何投资布局?

所以针对地产产业链,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不一定会有很大向上的弹性,我们短期看到向上的弹性更多是由于10月份超跌所导致的。目前11月份地产相关产业链的表现,更多对于10月不理性杀跌的修复,至少要修复到八九月份的水平,这个算是它的一种均衡水平。但是如果我们再往上看,短期也没有太大的动力,毕竟还没有看到市场底,政策出台之后大家又会修复、去博弈。政策底看到之后,比如说再过一个月、两个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还没有很明显的增长,这个时候大家又会恐慌,又会担心这个政策出来再也没有用了,这个产业未来再也救不活了,反而又会带来市场的波动,那个时候我觉得反而是非常好的建仓时点。

当下我觉得从长期角度来说,我觉得看中期半年到一年,当下也是不错的配置时点,只不过当下的问题就是目前资产的波动率已经很高了,这个时候短期有很多活跃的资金在这个板块里面去做博弈,如果仓位比较重的话,在这个位置去追涨我觉得体验比较差。

但是从中期的角度,大概半年到一年左右的角度,我觉得现在仍然是一个值得布局的时点,至少你看到政策底之后再去布局,心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踏实的,知道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而且应该是不长的时点能够真正看到市场底的出现。

六、建材板块投资逻辑

再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建材板块,刚才一直在说地产,因为建材主要就是看地产。

建材大的指数里面主要分成传统建材和消费型的建材,各占大概一半左右,传统建材里面主要是水泥,还有少量的玻璃。水泥下游的需求主要拆解成农村的建设、地产以及基建,这里面弹性最大的主要就是地产。

消费型的建材主要都是和地产相关的,比如防水材料更多的部分用于施工端,竣工之后可能还会涉及到防水涂料,主要用于室内屋顶,这是防水。其他的像五金件、管材,一些其他的涂料,这些都在地产施工和竣工阶段会使用到的建筑材料。

所以整体来讲,主要也是地产的需求,这里面可能有其他领域的需求,比如像防水,防水有一些用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上,现在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搞的光伏屋顶,很多时候也要做防水的改造,所以伴随着光伏屋顶设备的销售也带动了防水新的增量。另外还有基建的一些市政工程,地下管网、管廊、隧道的建设,也会用到大量的防水材料,管材可能也会用到一些。所以消费型建材也有少量基建其他领域的需求,整体来讲仍然是地产需求为主。

如果看2018年以前建材板块的走势和地产板块的走势,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它可能弹性更大一些。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就出现在2018年一直到2021年,或者说2018年到2020年建材板块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这里就要讲到地产产业链里面的基本面,建材板块是地产产业链里面基本面最扎实的子行业,无论是传统建材还是消费型建材。

(1)消费建材

首先我们看消费型建材,消费型建材有一个内生增长的逻辑,就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比如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属于地产里面相对来说比较鱼龙混杂的细分子板块,全国的市场容量大概在1600亿到2000亿左右,这么大的市场空间,本身不算很大的市场体量。但是在这里面充斥着大量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客观来讲是不高的。主要是因为原来买防水的消费者,不是住房子的居民,而是盖房子的建筑商或者是地产商,这个时候他可能更关注成本够不够便宜,另外一个是能不能占用你的账期,先买了你的东西、事后再付款,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最不关心的问题就是产品的质量。施工之后也不是自己去盖楼、去住这个房子,而且他卖你房子的时候,客观来讲你也看不到防水的问题,都是你住进去了才会遇到防水的问题。

所以在2018年或者过去几年以前,防水行业就是鱼龙混杂的行业,充斥着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而且市场集中度也非常低,但是最近几年,一方面是地产商增强了对于防水材料品质的要求。因为地产从黄金时代进入到白银时代之后,各个地产商对于产品力,对于他自己的品牌都更加重视、更加看重,所以他们也倾向于购买品质比较好的防水产品。他们这些建筑商和地产商的利益和真正购房者实现了一致。

另外一方面是从行业的角度,也出现了越来越严格对于防水材料使用年限,质量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双向驱动之下,防水材料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往往是质量比较过关,品牌影响力也比较大的企业出现了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再往后来看,哪怕地产大的周期可能是下行的,每年房地产销售面积有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但是消费型建材靠着在细分赛道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能够去实现自身内生性的增长。所以为什么说消费型建材还是地产大的产业链里面基本面最好的子板块,就是因为它在大的产业背景之下还有自己内生成长的逻辑。

(2)传统建材

传统的建材,客观来讲大的总需求会逐渐弱化,但是传统建材的好处就是竞争格局很好,无论是水泥,还是玻璃,前五大供应商的市占率可能都要超过50%。水泥的集中度会更高一些,而且这两个品种都是短腿品种。因为水泥保存的期限很短,受潮的话就不能用了。另外一方面是它本身单价很便宜,如果运输半径长了之后,物流成本占比高了之后,价格就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区域内部市场集中度会更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够更好形成价格联盟抵御周期下行的风险。我们看到地产以这么大幅度的斜率去下降,偏上游的水泥玻璃降价的幅度没有地产下滑的幅度那么大,这和它竞争格局比较好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这两个产业都是碳中和、碳达峰重点行业。像水泥和玻璃早早在几年以前,严格限制新增产能的时候就进入了,所以这个行业供给已经没有任何弹性了,很难再增加供给。需求端靠着它本身自己比较好的竞争格局,仍然能够维持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利润水平。

七、建材板块后市展望

今年应该说是建材板块几方面负面因素共同冲击的最负面的一年,一方面是它下游的需求地产端迟迟没有起来,没有企稳。另外一方面是它原材料的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宗商品的价格就开始突飞猛涨,原材料价格又出现了很大问题,成本端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就造成今年收入也在下降。毛利水平也在下降,成本的压力没有传导给下游的需求端,所以今年应该说是建材板块压力最大的一年。

再往后看,一方面是需求端,地产在逐渐改善,起码我们看到一个政策底,市场底可能还没有看到。另外一方面是原材料的价格,从今年年终左右也开始逐渐下降,防水里面主要用的沥青、管材,主要上游原材料的价格都得到了下降。所以我们再往后看,对于建材企业的成本端也会实现改善。

建材板块是属于地产产业链里面,基本面最扎实的细分子行业,短期来讲可能更多的还是跟着地产的预期在走,我们再往后看,逐渐在找地产市场底,至于股价在A股内卷的情况之下,其实股价的底部往往领先于市场底,往往领先于业绩的底部。

对于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长坡后雪的赛道,比如像消费、医药,可能市场还会关注业绩的改善,业绩改善一个季度、两个季度之后,市场才会逐渐确认这种业绩的改善。但是对于像建材这种周期性的板块,永远都是股价先行,往往股价的改善都是领先于基本面的改善。

所以政策底之后,市场会不断博弈市场底,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交易型的机会,从配置的角度来讲,政策底之后逐渐配置心里面相对来说会踏实一些。目前这个位置更多是对于10月超跌的修复,修复之后还有预期进一步演绎的空间。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短期波动率很高,而且有很多市场活跃的资金在里面不断折腾。所以当下如果很在意短期波动的话,可能也需要适当控制仓位,或者是通过定投,通过分批去配置的方式去尽可能降低自己组合波动的风险

从政策底到市场底,我觉得还会经历一些负面的冲击,比如说政策底看到了之后,大家又会去看数据,数据如果一两个月没有改善的话,大家可能又会恐慌政策没有用。如果这个时候再有新的恐慌性杀跌的话,我觉得会有确定性非常强的配置机会。目前相对来说,确定性还没有那么强,但是如果看半年到一年整体时间维度的话,它的确定性也是比较强的,因为政策不会轻易反复扭转,如果未来数据不好的话,反而会出台进一步深入的政策来推动产业的触底。

如果关注建材板块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建材ETF(159745)及其联接基金(A:013019;C:013020),ETF是一键式布局产业里的所有股票,减少了大家选股的烦恼。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