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时创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11亿元,同比下降58.93%;归属净利润亏损6.49亿元,同比下降466.85%;扣非净利润亏损6.62亿元,同比下降585.83%。尽管全球光伏行业保持快速发展,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经营业绩受到严重冲击。
营收与利润大幅下滑,行业竞争加剧
2024年,时创能源的营业总收入从2023年的17.31亿元大幅下降至7.11亿元,降幅高达58.93%。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光伏行业整体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销售收入大幅减少。公司毛利润也从2023年的4.62亿元转为-6445.68万元,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遇到了较大困难。
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亏损进一步加剧,分别达到-6.49亿元和-6.62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466.85%和585.83%。这反映出公司在2024年的经营状况非常艰难,亏损严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6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6.8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63%,较上年同期减少42.23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尽管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时创能源仍坚持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总投入为2.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57%,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8。公司通过推出基于叠栅技术的“古琴”组件等创新产品,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N型电池技术、设备创新和组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6月,公司成功推出基于叠栅技术的“古琴”组件,该技术使用极细的三角导电丝替代传统的主栅和焊带,使得用银量大幅降低,提升了组件的转化效率。该技术被认为是0BB技术的终极形式,具有很好的市场适用性。
产能升级与市场布局持续推进
时创能源在2024年积极推进N型技术的产能升级,成功完成了3GW TOPCon硅片和电池项目的投产。尽管面临行业开工率整体不足的情况,公司仍通过半片N型TOPCon电池产品融入了自身对湿法材料的理解,扩宽了N型电池的工艺窗口,为进一步提升TOPCon电池效率打下了基础。
公司还通过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叠栅组件技术发展及量产。公司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叠栅组件的量产,尽管项目进展对比原计划有所延迟,但公司正在持续推进该技术的量产工作。
尽管时创能源在技术创新和产能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公司在2024年的经营业绩依然受到较大冲击。未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