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酒鬼酒2024年业绩“断崖式”下滑:净利暴跌98%,高端化战略遭遇滑铁卢

2025-04-29 10:36:1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在存量竞争与消费分化中加速洗牌,而曾经的“黑马”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000799.SZ)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的成绩单。4月28日晚间,酒鬼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23亿元,同比骤降49.7%;净利润仅1249万元,同比暴跌97.72%,创下自2015年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在存量竞争与消费分化中加速洗牌,而曾经的“黑马”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000799.SZ)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的成绩单。4月28日晚间,酒鬼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23亿元,同比骤降49.7%;净利润仅1249万元,同比暴跌97.72%,创下自2015年借壳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这家以“文化酒”标签异军突起的湘西酒企,正陷入高端化失速、渠道信心崩塌、库存高企的泥潭,而其2025年提出的“止血”计划能否奏效,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核心单品全线溃败:高端内参营收缩水67%,低端湘泉“以价换量”

酒鬼酒的困境在产品结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高端战略单品“内参”首当其冲:2024年销售收入仅2.35亿元,同比暴跌67.06%,营收占比从巅峰期的25%骤降至16.55%。截至年末,内参库存高达1395吨,较2023年增加近20%,渠道压货问题严重。而在2022年,内参系列曾以11.57亿元营收支撑起酒鬼酒的“高端梦”,如今却沦为业绩拖累。

次高端酒鬼系列同样承压:尽管仍贡献58.66%的营收,但吨价同比下降5.8%,销售额显著下滑,显示出中端市场消费力疲软。更令人担忧的是,低端湘泉系列虽逆势增长7.64%,但其56.35%的毛利率远低于公司整体71.4%的水平,成为典型的“以价换量”策略。这种结构性退化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从2023年的19.36%暴跌至0.88%,几乎逼近盈亏线。

渠道改革“阵痛期”:经销商数量两年归零,客户集中度创新低

酒鬼酒的渠道危机在2024年集中爆发。年报显示,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的1774家锐减至1336家,直接抹去此前两年的增量,仅略高于2021年的1256家。更严峻的是,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37.33%降至2024年的26.01%,显示出核心客户信心动摇。这一数据背后,是酒鬼酒过去两年激进扩张的代价:为抢占市场,公司曾通过高返利、高搭赠政策吸引经销商,但终端动销不畅导致库存积压,最终引发渠道“反噬”。

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工作报告中坦言:“经销端与实际终端动销出现不同频的情况,促销投入加大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酒鬼酒销售费用虽同比下降32.96%,但费用率却从32.22%飙升至42.95%,其中广告宣传及市场服务费用占比高达71%。然而,每元促销费用带来的收入从2022年的4.79元骤降至3.26元,投入产出比显著恶化。

2025年“止血”计划:聚焦“2+2+2”战略单品,SKU砍半去同质化

面对2024年的至暗时刻,酒鬼酒在2025年经营计划中明确提出“一切为了高质量销售”的核心目标,并祭出三大改革举措:

1. 产品矩阵“瘦身”与升级

- 构建“2+2+2”战略单品体系:内参、红坛两大战略单品锚定高端与次高端;妙品、透明装两大重点单品抢占中端市场;内品、湘泉两大馥郁香基础单品夯实塔基。

- SKU压减50%:淘汰销量占比低且无增长潜力的产品,避免价格带重叠与内耗。例如,内参系列将聚焦核心大单品,砍掉边缘化产品;酒鬼系列则通过“红坛+紫坛”双引擎驱动,减少同质化竞争。

2. 渠道模式“精细化”转型

- 客户分级管理:对经销商实行分类分级,严格准入门槛,重点扶持优质客户。

- 终端规模扩张:省内市场计划建设有效核心终端24000家,打造高质量门店标杆;省外市场聚焦湖南、湖北、河南等重点省份,以“控量、稳价、提质”夯实市场基础。

- BC联动深化:继续推进扫码红包、宴席政策等动销工具,强化消费者开瓶率。

3. 品牌价值“回归”与文化赋能

- 依托湘西馥郁香型独特性,强化“文化酒”定位,通过跨界IP合作、圈层营销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 优化产品价值链,减少渠道利润侵蚀,保障经销商合理利润空间。

白酒分化加剧,酒鬼酒能否复制“山西汾酒式”逆袭?

从行业数据看,白酒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同比下降1.8%,但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5.3%和7.8%,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如茅台、五粮液通过提价与结构升级实现稳健增长,而区域酒企则面临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压力。

酒鬼酒的困境与山西汾酒2018-2019年的转型路径颇具相似性:彼时汾酒同样经历渠道库存危机,但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产品策略(青花汾酒+玻汾)、渠道扁平化改革以及全国化扩张,最终实现业绩V型反转。对于酒鬼酒而言,其优势在于馥郁香型差异化竞争、文化IP资源(如《万里走单骑》节目合作),但挑战在于高端品牌力不足、渠道掌控力偏弱。

开局曙光:一季度环比扭亏,但全年任务仍艰巨

值得关注的是,酒鬼酒在2025年一季度已释放积极信号:单季净利润3171万元,环比扭亏为盈,显示出渠道改革与动销政策的初步成效。然而,公司全年营收目标仍面临压力:一方面需消化内参系列高库存,另一方面需在次高端市场与剑南春、舍得等品牌展开贴身肉搏。

行业分析师指出,酒鬼酒的复苏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高端内参能否重塑价格体系,避免陷入“价格战”泥潭;二是渠道信心能否实质性恢复,尤其是核心经销商的利润保障与库存周转效率。若2025年能实现销售费用率回落至35%以下、内参系列营收企稳回升,则公司有望在2026年重回增长轨道。

从2022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到2024年濒临盈亏线,酒鬼酒的“过山车”式业绩折射出中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残酷现实。在高端化、全国化、年轻化的三重命题下,酒鬼酒的2025年改革计划既是自救之举,亦是一场关乎品牌存亡的突围战。能否在馥郁香型的差异化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或许将决定这家湘西酒企的未来命运。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