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泉果基金调研中望软件

2025-04-25 18:18:37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4月22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中望软件进行了调研。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8.38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8329),近一年收益录得12.44%。截至2025年4月23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近一年收益 成立时间 基金经理
018329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12.44 2023年6月2日 刚登峰 
016709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12.03 2022年10月18日 赵诣 
018330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12.00 2023年6月2日 刚登峰 
016710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11.58 2022年10月18日 赵诣 
019624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7.94 2023年12月5日 钱思佳 
019625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7.50 2023年12月5日 钱思佳 

附调研内容: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2 日参加投资者交流会议,就 2024年暨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回顾,主要互动交流内容如下:    一、董事长、总经理杜玉林先生对公司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基本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简单介绍:    根据公司 2025 年 4 月 21 日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 2024 年营业收入为88,805.73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7.31%。归母净利润为 6,396.43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17%。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551.66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56%。归母净利润为-4,796.9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235.87 万元。    截至目前,宏观环境因素给国内乃至全球工业软件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延续。新开工面积持续下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程建造企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需求萎缩,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则促使外贸制造业企业将控制成本纳入重要战略之一。面对来自需求端的严峻挑战,公司上下团结一心,通过对于产品性能的持续升级,以及在关键市场上的业务拓展,最终在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平稳扩张。    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聚焦资源,重点关注 ZWCAD 及ZW3D 产品的性能提升与业务推广,持续优化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并逐步推动公司成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行业的全球头部企业。此外,公司还将在渠道网络建设方面开展更为积极的尝试。通过与更多渠道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公司有能力进一步强化在国内外市场的业务推广能力,为潜在商机的挖掘提供助力。同时,公司的直属销售团队则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与灯塔客户的合作当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客户黏性,从而加强重复获取收入的能力,并最终反映到公司销售效率的提升当中。    最后,感谢各位资本市场朋友投资者的关注与支持。中望软件将竭尽所能,不辱使命,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工业和世界工业的可持续创新。    二、近期投资者互动交流情况:    Q1、在 2024 年乃至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人员规模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中。请问公司未来如何看待人员规划?如何确保在人员规模下降的业务规模的稳定增长?    A1、自 2024 年起,通过在控费提效领域的积极尝试,公司一方面维持了人员规模的稳定,另一方面则实现了营业收入规模的平稳提升,从而较往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项费用的增长速度。未来数年内,公司仍然将贯彻资源聚焦的核心战略,严格控制团队编制,提升人员引进门槛,进一步优化销售模式,不断强化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与业务开拓能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2021 年上市以来,公司广泛网罗吸纳了大批有潜力的研发人员。依托完善的培训体系,公司逐步凝聚出一只强有力的研发力量。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司在经验深厚的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2023 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调整在研发团队搭建方面的侧重点,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行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当中,并依托相关成果,在 2024 年公司研发团队的整体规模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实现了研发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了产品的迭代升级加速。未来,公司将延续上述思路,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水平,加速缩短与国际龙头友商在产品性能方面的差距。    在销售推广方面,2024 年,公司通过由直销向直分销融合的销售模式升级,在维持现有销售团队规模的前提下,延续了商机覆盖能力走强的大趋势。公司凭借逐步提升的品牌影响力,与更多渠道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依靠日趋成熟的渠道赋能体系,助力渠道商更好的销售产品。在借助渠道商的力量,覆盖广大中小客户群体的同时,公司将直属销售团队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到灯塔客户当中,从而提升了从单一客户处获取更大规模订单的能力,提升了直属销售团队的工作效率。    综上,尽管在 2024 年公司的人员规模有所下降,并且在未来仍将延续相对保守的人员扩展战略,但通过多种战略的持续落地,公司仍然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为实现营业收入的稳步提升创造了坚实基础。    Q2、公司目前账上有 20 个亿,请问为何要本次董事会中对定增议案进行审议?    A2、公司在 2025 年 4 月 22 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上,对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事项进行了审议。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每年上市公司仅可以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对简易定增的相关议案进行审议。因此,为保留开展这一资本运作的机会,公司在近三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均对该议案进行了审议。但从结果来看,在2023 年及 2024 年,公司均未实际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公司的现金流充裕,但考虑到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工业软件行业的诸多挑战,保留住这一资本运作机会有助于规避潜在风险,提升公司的治理及运营水平。后续如果公司有具体推动简易定增事项的进程,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成信息披露义务。    Q3、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渠道发展对于公司毛利率的潜在影响?    A3、公司作为纯粹的软件开发企业,毛利率始终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在与渠道商开展合作时,公司通常会将旗下产品以稍低于公司官网售价的价格提供给渠道商,并以此价格计入公司的实际营业收入。渠道商根据其销售能力与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涨价,以赚取差额收益。在这一过程中,为帮助渠道商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司产品的性能优势,支持其更好地完成销售工作,从而实现共赢,公司会通过多种方式对渠道商进行赋能,包括进行销售培训、开展营销活动等。上述工作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但相较于渠道商在业务增长方面为公司带来的助力,这一成本是可以接受的。综上,加强渠道建设并不会对公司的毛利率造成过度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渠道网络的逐步完善,公司的经销收入规模有望持续提升。由于借助渠道商进行产品销售时,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销售人员成本进行转移,因此发展渠道网络,有助于公司提升的净利润表现。这一结论,已经在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中得到了验证。    Q4、未来,公司在并购市场上有何打算?    A4、对于收并购,公司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并愿意广泛的接洽各类同行企业。从长远角度来看,通过持续开展收并购工作,公司将在吸纳行业领先技术与优秀人才、丰富产品矩阵完善度、加快技术研发速度等方面取得进展,从而进一步缩短与海外龙头友商的综合差距。公司充裕的账上现金,也为公司潜在的收并购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实际推进收并购事项时,公司一直以来都保持高度的谨慎。力求通过对标的的财务表现、经营进展、技术积累、团队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确保收并购真正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显著价值。综上,未来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优质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标的,并积极尝试通过收并购增强公司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储备,但是否能够完成交易,更多要视潜在标的的价值决定。如后续有相关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Q5、公司在 2024 年海外业务表现较为优异,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    A5、2024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和难以忽视的地缘政治风险,公司最终通过海外本地化战略的持续落地,实现了海外业务相对优秀的业绩增长。未来,相信随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深耕,公司的海外业务表现有望延续优异的表现。    具体原因来看,首先,相较于国内市场,研发设计类软件在海外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尽管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猛,但相较于整个海外市场数十年的积累,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使用需求方面仍然有显著差距。因此,在公司持续探索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潜在业务机会摆在了公司的面前。    其次,考虑到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公司海外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非是产品性能差距。即使目前公司的产品综合性能较海外龙头友商存在一定差距,仍然有的大量业务机会等待挖掘。随着公司海外本地化的战略持续落地,公司不断加强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以及销售支持能力,从而与更多的海外渠道商建立合作关系。在海外市场,公司有望充分激发出现有产品的业务拓展潜力,实现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    最后,公司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已逐步理解到不同国家与地区市场对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差异化需求。凭借架构日趋完善的海外业务支持团队,公司有能力为针对不同地区的海外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从而为公司海外业务增长保驾护航。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