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上海农商银行(股票简称:沪农商行,股票代码:601825)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上海农商银行围绕新三年发展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交出了稳健发展的业绩答卷。
2024年,该行持续做好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全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高达41.66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达33.91%,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81个百分点。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20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同时,该行拟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在最新公告的《估值提升计划》中还提出“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该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容,经营业绩稳中增效,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4878.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7%,其中贷款与垫款总额755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5%;集团负债总额为1359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8%,其中吸收存款10721.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到2025年3月末,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5399.29亿元。
截至2024年末,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6.41亿元,同比增长0.8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53%,较上年上升2.90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同比增长1.20%,营收结构持续优化。同时,该行持续压降负债成本,实现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17BPs,近三年累计下降28BPs,管控成效显著。2025年一季度延续稳中提质态势,1-3月营收65.6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保持增长;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增幅达12.58%。
该行资产质量持续保持行业较好水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352.3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73%,风险抵补能力居A股上市银行前列。
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打造特色经营优势,稳步推进零售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综合金融、普惠金融,构筑核心竞争力,逐步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极。
该行不断推进零售转型,加快布局养老金融,截至2024年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95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理财产品总规模1783.96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代发养老金客群规模127.51万户,全市排名第二。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278户,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63%,服务上海市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约三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3.74%、17.22%。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843.35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7.28%;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52.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71%。落地国内首笔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上海市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成为上海市首批“产业绿贷”入驻银行。
综合金融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4896.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3%,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7.64%,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布交易银行“十鑫十易”系列产品,焕新升级多银行财资业务,成为全国农信系统首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
该行持续深耕三农小微,助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服务客户数5.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53%。涉农贷款余额677.87亿元,累计完成268个信用村及9个信用镇(乡)认定。2024年新增微贷首贷授信超7亿元,新增微贷首贷客户近600户。
该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以科技手段助力业务转型纵深推进。2024年,该行数据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 4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获评的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