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3日,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近一年涨幅达68.42%,强势领跑恒生科技等同类指数。规模方面,港股通科技30ETF最新规模达208.13亿元,稳居港股科技类ETF规模前列,彰显市场高度认可。资金流入方面,港股通科技30ETF最新单日净流入2.32亿元,本周以来累计净流入4.05亿元,资金流入趋势显著,拉长时间范围来看,年内净流入额达119.73亿元,年内流入额高居港股科技类ETF第一。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4月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1690.62亿港元,今年以来净流入金额已突破6000亿港元。
银河证券表示,长期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科技板块有望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再者,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虽然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市场情绪造成影响,但中国政府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码,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最后,从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来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表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兴趣仍在,这也有利于推动包括科技股在内的港股整体表现。
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及其场外联接(A:019933;C:019934)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此前,根据国证指数官网公告显示,为增强指数可投资性,修订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于2025年3月27日实施。相较之前版本的编制方案,此次调整将原本的“新能源设备”领域删除,新增“智能汽车”、“人工智能”板块。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美团-W、中芯国际、比亚迪股份、快手-W、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百济神州,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0.25%。(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注: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及其场外联接(A:019933;C:019934)跟踪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同类指数包含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SHS科技龙头指数,2024年4月24日-2025年4月23日,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SHS科技龙头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涨跌幅分别为:68.42%、46.4%、37.57%、30.02%。港股通科技30ETF的同类ETF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SHS科技龙头指数的ETF。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基日为2014.12.31,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108.59%、-19.53%、-26.24%、-19.36%、30.94%。恒生科技(HSTECH.HI)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SHS科技龙头(931524.CS1)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55.62%、-17.07%、-27.98%、-8.79%、21.92%,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HSIII.HI)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55.47%、-31.89%、-25.38%、-24.60%、14.43%;数据来自WIND。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科技30ETF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