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江龙船艇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9亿元,同比增长45.72%,首次突破15亿元大关。然而,归属净利润仅为0.11亿元,同比下降74.48%,扣非净利润也大幅下滑52.93%。尽管公司在特种船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净利润的急剧下滑暴露了其在成本控制和回款周期管理上的问题。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江龙船艇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29亿元,同比增长45.72%,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订单交付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特种作业船市场的布局。公司新签订单中,消防船、引航艇、风电运维船等品类的占比显著提升,订单结构更加均衡,减少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然而,尽管营收大幅增长,公司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归属净利润仅为0.11亿元,同比下降74.48%,扣非净利润也下降了52.93%。这一现象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回款周期管理上存在明显问题。整体毛利率偏低、部分项目回款周期长、信用减值计提以及财务费用上升等因素,都对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公司在2024年出货52艘船,同比减少47.47%,但由于单艘产品价值提升,营业收入仍显著增长。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出货量的下降也反映出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特种船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江龙船艇在2024年加大了特种作业船市场的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新签订单金额为9.82亿元,其中与挪威摩恩马林签订的12艘养殖工作船总合同金额达6.29亿元,创下公司在该类产品上的新纪录。此外,公司修船事业部正式成立,利用自身地理、资质和场地优势切入船舶后市场,为未来开拓新业务方向奠定了基础。
公司在特种船市场的拓展不仅提升了订单结构,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新签订单中,消防船、引航艇、风电运维船等品类的占比显著提升,订单结构更加均衡,减少了对单一产品的依赖。这一策略有助于公司在未来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尽管特种船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公司在净利润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回款周期管理,以确保盈利能力的提升。
未来展望与挑战
江龙船艇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旅游休闲和特种作业船艇等核心业务,强化新能源船艇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依托新产能释放与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在2024年研发费用为5469.08万元,研发方向覆盖新能源船艇、特种作业船、无人艇和智能船等领域。报告期内多个研发项目结题,包括水上太空船、智能消防船等,技术成果有望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海洋先进船艇智能制造基地”全面投产,有效缓解了产能瓶颈,提升了产品建造能力和生产效率,具备建造千吨级、百米级船舶的能力。
然而,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的表现并不乐观。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58.1%;归母净利润亏损262万元,同比下降118.9%。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在未来仍面临较大的市场挑战和经营压力。
总体来看,江龙船艇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营收增长,但在净利润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未来,公司需要在市场拓展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和回款周期管理,以确保盈利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