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一季度股市回暖、债市震荡加大背景下,国内ETF规模再度迎来爆发式增长,首次站上4亿元大关。而从时间维度上看,ETF规模从3万亿到4万亿,仅用时不到7个月。
随着各家公募基金一季报的披露完毕,我们也对当下ETF市场的格局进行了盘点。
12家基金公司占据8成以上市场份额
我们看到在ETF规模暴增的同时,市场马太效应也进一步凸显。据Wind数据统计,当前规模超过千亿的只有12家,合计近3.5万亿万亿元,占据了超过80%的ETF份额。
ETF规模破千亿的基金公司一览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4.23
细分来看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以7035.19亿、6402.12亿、4869.78亿的ETF规模,断崖式领先其他基金公司位列第一梯队。
整体管理规模方面,其他一些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也同样亮眼,永赢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和中欧基金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额均超过70亿元。
具体到产品来看,在AI、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板块催化下,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良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开始触底反弹。
包括大成高鑫股票、富国稳健增长混合、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富国新兴产业股票、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前海开源嘉鑫混合、兴全合宜混合、永赢睿信混合等12只基金一季度规模均增加超20亿元。
指数基金仍在密集上架,更多增量资金可期
在这轮4万亿行情中,国家队、险资等机构方面的加仓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此次关税冲击的应对上,国家祭出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国家队高调加仓,并在此后市场缩量中持续稳步护盘,成为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金、汇金资管分别持有ETF市值6616.97亿元、3821.84亿元,合计达1.04万亿元,较2023年末的1176.95亿元高出9261.86亿元。
在国家队借道ETF布局市场的同时,指数基金“货架”仍在密集上新,后续增量资金可期。截至4月20日,共有52只指数基金正在发行,另有20只指数基金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即将启动发行。
从短期来看,持续流入的增量资金为A股市场带来了更多活水,既保障了市场的流动性支持,更彰显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扩大机构投资者占比,培育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此外,新品正在持续上报。4月14日以来,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相继上报。从此前科创综指相关基金的发行来看,较为火热。据统计,科创综指ETF及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已超400亿元,其中,15只科创综指ETF已上市,募集规模合计228亿元,14只已发行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合计17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场外科创综指产品已获批16只。
随着增量资金持续进场,站在当前时点,多家机构对后市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有基金公司认为,当前A股估值已处于较低区间,耐心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望在资金层面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期的到来,基本面定价的重要性逐步抬升,看好内外需低相关、科技成长、红利和内需政策发力四大方向的投资机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