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青睐程度显著提升。机构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在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7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影,多家外资机构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近期,QFII密集增持A股,成为市场一大亮点。在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共有20家外资机构现身,其中包括阿布扎比投资局等主权财富基金,以及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美林等外资巨头。这一趋势折射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外资机构不仅通过增持股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还竞相推出新产品。例如,联博基金近期推出其第二只公募产品——联博智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联博基金总经理罗登攀表示,中国股票市场的巨大潜力值得期待。此外,不动产资产管理公司凯德投资也宣布拟推出旗下首只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多家头部外资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股市的韧性。汇丰前海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孙瑜认为,尽管外部形势多变,但中国股市仍具韧性,长期来看将保持稳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肖令君也表示,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建议投资者基于长期视角看待中国未来。
不少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给出“高配”或“超配”建议。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在亚太区域内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高配建议,并预测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有显著的上涨空间。路博迈集团也表示,海外投资者的中国股票持仓比例仍相对较低,而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出现惊喜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对中国市场持超配观点。
外资机构“唱多”又“做多”中国资产,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未来,以更高水平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举措值得期待。一方面,跨境投资渠道有望持续优化,如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更多境外资金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跨境投资便利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如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等。
监管部门亦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更好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建议,应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进一步提升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的便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