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全球目光。在这场科技与运动的盛宴中,江苏企业表现尤为亮眼。冠亚季军机器人“天工Ultra”、“N2”和“夸父”均与江苏有着紧密联系,其背后的企业优必选科技、松延动力和乐聚机器人分别落地无锡、常州和苏州。这不仅展示了江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江苏在这一未来产业中的全球竞争力。
江苏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差异化布局
江苏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上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征。无锡通过与优必选科技的合作,聚焦具身智能和工业级机器人领域,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和服务消费等场景的应用。2024年,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暨优奇智能总部项目在无锡经开区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投产,进一步巩固了无锡在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常州则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形成了以武进区为主要基地的机器人产业集群。2024年,常州实现规上产值309亿元,覆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常州还制定了“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苏州则通过乐聚机器人“夸父”等项目,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方向发力,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和生态体系。2024年,苏州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600家,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苏州吴中区还设立了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推动了具身智能产业的生态完善。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江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离不开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江苏在各个环节均具备显著优势。以苏州为例,其机器人产业链已形成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链条,连续四年位居“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第三位。
此外,江苏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无锡、常州和苏州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例如,无锡发布的《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三年内产业规模将超过300亿元,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
未来展望:全球影响力的形成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江苏凭借其制造业底蕴、创新政策和开放场景的综合优势,有望在这一未来产业中“走在前、做示范”。未来3至5年,江苏机器人产业将在高端制造、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形成全球影响力。
江苏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生产方式变革的体现。通过差异化布局、技术突破和产业协同,江苏正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科技新篇章,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