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海诺尔12年3次冲刺创业板IPO未果,深交所罕见约谈揭示内控缺陷

2025-04-20 21:55:58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自2012年首次尝试创业板IPO以来,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诺尔”)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三次冲击创业板上市,均以失败告终。2024年7月23日,海诺尔主动撤回IPO申请,宣告其第三次上市之旅的终结。然而,这并非故事的终点。2025年4月18日,深交所发布三

自2012年首次尝试创业板IPO以来,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诺尔”)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三次冲击创业板上市,均以失败告终。2024年7月23日,海诺尔主动撤回IPO申请,宣告其第三次上市之旅的终结。然而,这并非故事的终点。2025年4月18日,深交所发布三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对海诺尔及其相关责任人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揭示了其在IPO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内控缺陷。

三次IPO,三次失败

海诺尔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12年,海诺尔首次申报创业板IPO,但因多次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项目超期未取得环保验收文件等问题,被创业板发审委否决。2019年6月,海诺尔再次递交IPO申请,但仅三个月后便主动撤回。尽管撤回迅速,但未能逃过监管机构的现场检查。2020年4月,证监会因海诺尔在IPO过程中存在会计处理不规范、未如实披露受限货币资金等问题,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020年12月,海诺尔第三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历经三次问询后,于2021年11月5日过会。然而,过会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海诺尔一直未提交注册申请,最终于2024年7月撤回IPO申请。此次撤回后,深交所通过现场督导发现,海诺尔在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未能如实说明其研发相关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其被认定为“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真实、准确、完整”。

内控缺陷成主因

海诺尔的三次IPO失败,内控缺陷是主要原因。首次IPO被否时,创业板发审委明确指出,海诺尔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合理保证其生产经营的合法性。第二次IPO撤回后,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再次发现其在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第三次IPO过会后,深交所的现场督导进一步揭示了其在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方面的不规范行为。

此外,海诺尔在经营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方面也存在问题。2021年3月,海诺尔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全国股转系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2020年12月和2021年7月,海诺尔的两个施工项目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2017年以来,海诺尔涉及移交或停运的项目共计13个,其中涉及特许经营权的项目9个,部分尚未确定赔偿方案。

中介机构“拖后腿”

除了自身问题,海诺尔的IPO进程还多次被中介机构拖累。2022年1月,海诺尔因申报会计师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交易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2022年7月,资产评估机构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交易所再度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尽管两次审核均得以恢复,但中介机构的频繁“爆雷”无疑对海诺尔的IPO进程造成了严重影响。

深交所罕见约谈

2025年4月18日,深交所发布三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对海诺尔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骆毅力、财务负责人牟雪飞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同时,海诺尔此次IPO的保荐机构申万宏源及两名保荐代表人、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也被要求一并到交易所接受约谈。

深交所指出,海诺尔在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未能如实说明其研发相关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其被认定为“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真实、准确、完整”。此次约谈不仅是对海诺尔内控缺陷的警示,也是对拟上市企业合规性的严格要求。

结语

海诺尔12年3次冲刺创业板IPO未果,深交所的罕见约谈揭示了其在IPO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内控缺陷。作为一家专注于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的企业,海诺尔在环保领域的业务前景广阔,但其内控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未来的资本化之路仍将充满挑战。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