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第三周,A股市场呈现震荡分化的格局。大盘风格表现相对占优,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领涨,而科技成长板块则延续调整态势。市场资金面显示,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宽基ETF持续吸引增量资金流入,而科技板块的调整则引发市场对后续修复路径的关注。东吴证券与华金证券分别从资金结构和产业趋势角度,对当前市场动向进行了深度分析。
东吴证券:宽基ETF资金流入重塑市场结构
“国家队”资金主导宽基ETF配置
东吴证券指出,近期权益ETF市场呈现明显的资金集中效应。4月7日至17日,股票型ETF净流入规模达1926亿元,其中宽基ETF占比高达97%。这一现象与“国家队”资金配置策略的转变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家队”持有的ETF规模已突破万亿,较2023年底的1225亿元显著增长,且ETF与个股的配置比例从4:96调整至20:80。中央汇金等机构明确表示将继续增持ETF,进一步强化了宽基指数的资金支撑。
增量资金推动大盘风格占优
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300、中证1000等“国家队”偏好品种成为资金主要流入方向。东吴证券测算,4月7日至17日期间,“国家队”相关ETF净流入约1901亿元,其中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蓝筹指数占比超70%。资金集中流入对市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上证50指数成分股因市值大、流动性好,成为资金拉动效率最高的领域。同时,银行板块因在宽基指数中权重较高,且流通盘较小,成为资金超配的重点方向,推动其周涨幅达4.04%。
流动性溢价主导市场表现
东吴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呈现“稳市资金”与“活跃资金”并行的特征。一方面,“国家队”通过ETF入市稳定了蓝筹权重股的流动性溢价;另一方面,活跃资金在关税反制、内需提振等主题中寻找机会,例如农林牧渔、商贸零售板块因事件催化表现活跃。但整体来看,宽基ETF的资金虹吸效应使得大盘风格成为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
华金证券:科技板块调整临近尾声,静待产业信号
历史复盘:调整结束需多重因素共振
华金证券通过复盘2005年以来的科技成长行情发现,板块调整结束通常需要产业政策、盈利改善与情绪修复的共振。例如,2015年TMT行情的重启得益于“互联网+”政策与流动性宽松;2024年人工智能行情的修复则与Sora模型发布等事件催化密切相关。当前科技板块的调整已持续约30个交易日,情绪指标显示TMT成交额占比/市值占比回落至1.3倍,接近历史调整中位水平,但产业催化与盈利回升信号仍需等待。
短期压力与长期机遇并存
华金证券指出,当前科技板块面临外部关税政策扰动与内部业绩兑现压力的双重考验。例如,半导体、5G等领域虽受国产替代逻辑支撑,但企业盈利尚未完全反映产业趋势。不过,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未减,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事件仍在持续催化。此外,一季度经济数据向好与流动性宽松环境为科技板块提供了底部支撑,但短期或延续震荡格局。
配置建议:关注内需与超跌成长方向
华金证券建议,在科技板块调整充分但拐点未至的背景下,投资者可关注两条主线:一是政策支持明确的内需领域,如消费电子、5G基建;二是超跌的半导体、医药等成长行业。中期来看,随着产业趋势上行与盈利改善信号显现,科技成长仍将是市场主线,但需警惕外部政策风险与业绩不及预期的扰动。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呈现出资金驱动与产业分化并行的特征。宽基ETF的资金集中效应强化了大盘风格的优势,而科技板块的修复则需等待更明确的产业与盈利信号。投资者在关注短期流动性溢价的同时,需对中长期产业趋势保持战略定力。
风险提示:此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