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滙每日新聞
前所未有的複雜情境
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周新申領失業金人數降至21.5萬人,延續了勞動力市場的強勁表現。 這一數據不僅低於市場預期,更維持在近年的健康區間(20-25萬)內。 3月非農就業新增22.8萬個崗位,遠超預期,似乎印證了就業市場的活力。 然而,深入分析這些“亮眼”數據後,經濟學家們發現了令人不安的信號。 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在同期激增4.1萬人至188.5萬人,創下三個月來最大增幅,暗示著勞動力市場可能存在結構性疲軟。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能部正在推進聯邦政府的大規模裁員計劃。 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國稅局、教育部等多個關鍵部門已進入裁員程式。 雖然這些政府裁員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在就業數據中,但經濟學家警告,這種結構性調整可能導致未來季度就業市場的劇烈波動。 與此同時,私營部門的裁員潮仍在持續,Meta、星巴克、西南航空等各行業巨頭相繼宣布裁員計劃,這些因素疊加可能在未來數月對就業市場形成“完美風暴”。
白宮與美聯儲的“世紀對決”
在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的背景下,白宮與美聯儲的政策博弈已升級為公開對抗。 4月以來,川普連續在社交媒體發文施壓美聯儲,要求其立即降息,甚至直言“鮑威爾的解職來得再快也不為過”。 這種罕見的公開威脅將美國央行獨立性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川普的強硬立場源於其對經濟形勢的獨特解讀,他認為美聯儲的“遲緩行動”正在阻礙經濟增長,特別是在其推出“百年激進關稅”政策後,更需要寬鬆貨幣政策來對沖潛在衝擊。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則展現出堅定的抵抗姿態。 在4月的多次公開講話中,他反覆強調「貨幣政策決策需要經濟數據支撐,而非政治日程」,並明確表示計劃完成至2026年的全部任期。 更引人注目的是,鮑威爾直接警告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脹與增長雙殺”的困境——即同時面臨物價上漲和經濟放緩的風險,這將使美聯儲在穩定物價和最大化就業的雙重使命間陷入兩難。
這場博弈的深層背景是行政權力對央行獨立性的侵蝕嘗試。 白宮近期頒布的行政命令要求美聯儲的銀行監管政策,必須與政府優先事項更緊密挂鉤,同時財政部已啟動下任美聯儲主席的遴選程式。 更令人擔憂的是,最高法院正在審理的一起案件可能賦予總統解僱獨立機構負責人的新權力,若裁決有利於政府,鮑威爾的職位保障將面臨直接挑戰。
多重風險交織下的政策困局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猶如一柄雙刃劍,雖然旨在保護國內產業,但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推高通脹壓力。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顯示,若關稅全面實施,可能使CPI額外上漲0.5個百分點,這將徹底打亂美聯儲的通脹管控計劃。 在這種背景下,市場已經出現劇烈波動。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半月內波動超過40個基點,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震蕩幅度。 利率期貨市場顯示,交易員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概率從50%急劇升至78%,反映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深度擔憂。
未來幾個月的政策選擇將至關重要。 如果美聯儲屈服於政治壓力提前降息,可能短期內穩定市場,但會犧牲其來之不易的抗通脹信譽; 如果堅持現有政策立場,則可能加劇經濟下行壓力。 從長期來看,這場博弈的影響將遠超當前的經濟週期。 如果央行獨立性被實質性削弱,美國可能失去其在全球經濟政策協調中的領導地位。 無論結果如何,美國經濟都站在了一個關鍵的歷史“三岔路口”,其走向將深刻影響全球市場格局。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決策者的每一個選擇,都將被歷史嚴格檢驗。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歐洲央行將存款機制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25%,符合市場預期,為連續第六次會議降息。
日本3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2%,高於上月3%的漲幅,符合市場預期。 大米價格則較同比上漲92.1%,創下自1971年以來最快漲幅。
中國茶飲店霸王茶姬在美股上市首日,盤中一度拉升45%,收市升幅收窄至15%,報32.44美元。
川普政府當日下令,對所有在2007年1月1日或之後去過加沙地帶的美國簽證申請人,進行社交媒體審查。
穆迪上調全球企業違約預測至3.1%,未來或推高至6%警戒線。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美國 #美聯儲 #川普 #鮑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