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要达到最佳激励效果,还需要考虑股权激励的时机。当公司处于重大时机节点时,往往是推出股权激励的较好时候,可以进一步激励员工。
这篇文章解决两个问题:
股权激励的时机选择
股权授予的时间节点
█ 股权融资时或IPO之际
当公司的资本战略以股权融资为目标时,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或者谋求企业挂牌,都需要股权激励措施来配合。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股权激励的情况。
有投资机构进入或者上市之前,这时候如果创始人放大招,给员工股权激励,是凝聚人心,激励人才的绝佳时机,也是常言的“老板请客,市场埋单”,这个时候放心实施股权激励,大概率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 公司拟推出新战略
当公司推出3至5年的新战略计划时,股权激励可以把重要人才和公司利益长期捆绑在一起。在这个时机授予股权有利于安定军心、增强高层团队的凝聚力。
█ 商业模式发生重大调整时
当公司的商业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时,股权激励是留住现有人才、激励新员工的重要手段,也是引进新商业模式所需人才的有效措施。
█ 并购重组阶段
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也是股权激励的重要时机。如果是自家公司兼并他家资产,股权激励有助于消除公司并购重组后可能产生的创业元老和新进股东之间的矛盾。
公司还可以选择业绩有重大提升或遇到其他重大利好消息时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激励效果。
股权激励计划中涉及的时间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有效期、授予日、授权日、等待期、可行权日、窗口期和禁售期等。
█ 有效期
有效期指的是获授人可以行使股权所赋予的权利的期间。有效期涵盖了股权激励计划从股东大会或中国证监会审批生效起,直至该计划涉及的最后一批激励标的股份行权或者解锁完毕、股权激励计划终止的时间段。一旦超过这个期限,激励对象就不再享有特权。
一般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3~5年,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之日起算,股权激励计划的存续期满后自行终止。
█ 授予日
授予是股权激励计划的第一个执行环节。授予日是授予行为发生的日期。公司在授予日应该明确股权激励计划的宗旨、范围,以及授予每一位激励对象的股权数额。
在激励计划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满足授予条件成立后的30 日内由公司董事会确定授予日并对激励对象进行授予,并完成登记、公告等相关程序。
█ 等待期
等待期为授权日到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当激励对象获得股权激励标的后,并不能立即行权,而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达到事前约定的相关约束条件时,才能一次性或分次取得对激励股份的完全处分权。
等待期一般分为一次性等待期、业绩等待期、直线等待期和阶梯等待期。
一次性等待期是在激励对象在一次性的等待期满后就能行使全部权利。一次性等待期的激励效果比较显著,适合那些希望在既定时间内提高业绩的公司。
业绩等待期是指激励对象在有效期内完成了特定的业绩指标才可以行权,一般都用于公司处境困难的时候。
直线等待期,是激励对象在等待期内匀速分批行使部分权利,在期满前行使完全部权利。阶梯等待期则是分批次非匀速行权。
█ 行权窗口期
行权窗口期即激励对象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行权。锁定期即在授予后进行锁定,达到时间或业绩指标即可解锁部分股权。
在股权归属激励对象后,设置一定的禁售期,留住激励对象,稳定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