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重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699.57点(-1.73%),标普500指数重挫2.24%,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暴跌3.07%,较历史高点回撤19%,逼近技术性熊市边缘。与此同时,黄金价格飙升3.5%至3342.48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凸显市场避险情绪空前高涨。
这场暴跌的导火索,正是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一则公告。该公司宣布,因美国政府限制H20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将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损失。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6.9%,带动半导体板块集体重挫,AMD、美光科技等巨头跌幅均超7%,追踪半导体行业的VanEck半导体ETF(SMH)暴跌4.2%。
作为英伟达为绕开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的“特供版”AI芯片,H20自2024年初推出后,一度被视为中国市场的“救命稻草”。该芯片基于Hopper架构,虽在算力上弱于旗舰产品H100,但推理性能优异,且定价策略极具侵略性——单卡售价1.2万-1.5万美元,较国产昇腾910B低15%。2024年2月,英伟达启动H20预订,经销商推出的8卡服务器定价140万元,较两年前的H800服务器下降30%。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中国攻略”最终折戟于地缘政治漩涡。4月9日,美国政府突然通知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需申请许可证,且“许可要求将无限期有效”。这一决定不仅让英伟达面临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损失,更可能使其失去超百亿美元的中国市场营收。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部分市场收入已降至管制前的一半,而H20相关库存及采购承诺损失或达数十亿美元。
如果说英伟达的暴雷是市场暴跌的“近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则彻底点燃了恐慌情绪。在当天的公开问答中,鲍威尔警告称,关税措施可能短期内推升通胀,对美联储实现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目标构成挑战。“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处于一个目标之间出现张力的局面。”他坦言,美联储需评估经济偏离目标的程度及政策时滞,暗示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上升。
这番表态被市场解读为“鹰派信号”。尽管鲍威尔强调“当前有充足空间按兵不动”,但投资者担忧,若关税导致通胀反弹,美联储可能被迫提前加息;而若经济增长放缓,则可能引发降息预期。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启动降息,2025年底前累计降息3-4次。然而,鲍威尔的模糊表态却让这一预期充满变数。
在科技股暴跌与政策迷雾之外,美债市场的动荡更添隐忧。据Semafor报道,美联储并未加速推动鼓励银行增持美债的监管改革,与白宫及华尔街的期望背道而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对持有大量美债的银行进行惩罚性调整的规则,仍在经历漫长的内部程序。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虽表示“绝对”准备干预,但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的“不作为”可能加剧美债抛售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关于“考虑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领导层变动的猜测。知名分析师Jim Bianco警告称,鲍威尔可能面临被解职或“架空”的命运,其继任者可能通过公开批评削弱现任主席的权威。这一政治不确定性,无疑为已脆弱不堪的市场再添一击。
过去数年间,科技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持续攀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赛道成为资本宠儿。然而,这种结构性偏重也埋下了隐患。Horizon Investments投资组合主管Zachary Hill指出:“当前标普500的结构使得科技股波动对整体市场影响更为显著。上周科技股拉动指数上涨,本周则是反向演绎,跌势同样迅猛。”
数据显示,自4月初相关政策首次公布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累计下跌7%,纳斯达克下跌7.4%,道指则下跌6%。而英伟达的暴跌,更是将科技股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该公司H20芯片的禁售,不仅意味着超百亿美元营收的蒸发,更可能迫使中国等市场加速“去美化”替代进程。据《金融时报》报道,字节跳动2025年计划采购的400亿元人民币AI芯片中,国产供应商占比已达60%,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厂商成为主要受益者。
面对这场由地缘政治、政策不确定性及科技股估值泡沫共同引发的风暴,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1. 科技股估值重构:英伟达等巨头的业绩暴雷,可能引发市场对科技板块盈利预期的全面下修;
2. 美联储政策转向:关税与通胀的博弈,或迫使美联储在降息与加息之间艰难抉择;
3. 地缘政治升级:AI芯片禁售可能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加剧中美技术脱钩风险。
黄金的暴涨与美股的暴跌,已然勾勒出“风险厌恶”的市场图景。在这场“完美风暴”中,投资者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当科技股的“黄金时代”遭遇现实冲击,全球资本市场的锚点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