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4,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下跌1.72%。成分股方面,健帆生物(300529)领跌6.36%,派林生物(000403)下跌4.53%,迪哲医药(688192)下跌4.26%,天坛生物(600161)下跌3.70%,昭衍新药(603127)下跌3.15%。生物医药ETF(159859)下跌1.73%,最新报价0.34元。流动性方面,生物医药ETF盘中换手1.52%,成交4938.02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5日,生物医药ETF近1月日均成交1.0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生物医药ETF盘中实时净申购超1.1亿份,居同类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再此跌出性价比,资金逆势涌入!生物医药ETF(159859)近60日有36日获资金净申购,今年以来新增份额7.25亿份,最新份额95.42亿份,创上市以来新高,资金布局意愿强烈!
规模方面,生物医药ETF近1周规模增长4308.80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生物医药ETF最新份额达95.42亿份,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生物医药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364.4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533.87万元,日均净流入达506.77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生物医药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237.8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48亿元。
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生物医药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7.8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6.9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58%。截至2025年4月15日,生物医药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01%。
费率方面,生物医药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5,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HSSSHID)下跌2.0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领涨1.14%,天士力(600535)上涨0.33%,科伦药业(002422)上涨0.29%;百济神州(06160)领跌4.28%,和黄医药(00013)下跌3.99%,百利天恒(688506)下跌3.85%。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下跌1.46%,最新报价0.54元。
资金流入方面,创新药沪港深ETF9个交易日内有5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080.86万元。
截至4月15日,创新药沪港深ETF近1年净值上涨21.9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创新药沪港深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1.9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6.7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00%。截至2025年4月15日,创新药沪港深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4.89%。
截至2025年4月11日,创新药沪港深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00。
从估值层面来看,创新药沪港深ETF跟踪的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6.76倍,处于近1年5.54%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4.4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6,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H30178)下跌1.4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万东医疗(600055)领涨0.47%,山东药玻(600529)上涨0.41%,伟思医疗(688580)上涨0.30%;健帆生物(300529)领跌6.40%,贝瑞基因(000710)下跌4.93%,威高骨科(688161)下跌3.77%。医疗设备ETF(159873)下跌1.62%,最新报价0.55元。
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5日,医疗设备ETF近1年日均成交531.82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医疗设备ETF近1周规模增长220.9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5。
份额方面,医疗设备ETF最新份额达1.45亿份,创近1月新高。
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医疗设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6.59%,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8.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41%。截至2025年4月15日,医疗设备ETF近2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89%,排名可比基金1/5。
消息面上,近日,北京市推出了32条创新药支持措施,重点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并强化资金支持。同时,深圳市通过《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覆盖研发、生产、应用及出海全链条,明确对完成临床试验并上市的1类创新药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同时大力推动“AI+医药”与宠物药械等新兴赛道。此外,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医疗服务方面,重点提及“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业态深度融合,同时要求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营养指导、药膳食疗等活动。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创新和出海仍是医药生物板块的核心投资主线之一,目前处于业绩密集披露期,建议持续关注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药械公司,以及业绩超预期的企业。
国信证券表示推荐创新药械和AI医疗主线。高质量的研发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药械在国内的商业化放量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我们持续看好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出海潜力的公司。医药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I将改变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多组学诊断、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兴业证券也指出,板块策略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创新+自主可控+内需三条主线,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具备较好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创新+国际化仍是核心关键词,重点关注创新药以及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同时,随着deepseek等技术发展,我们认为AI医疗有望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重要方向之一。
相关产品:
生物医药ETF(159859),场外联接(A:011040;C:011041)。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国证生物医药指数以沪深北交易所属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根据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的综合排名,选出前3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股,反映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向市场提供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化投资标的。
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场外联接(A:014564;C:014565)。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追踪首五十只研究及发展投入较高且动量表现较好并于沪深港上市的创新药相关股票之表现。
医疗设备ETF(159873)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从中证全指指数中选取与医疗保健主题相对应的行业内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