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明装备:4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石锋资产,盘京投资,正心谷资本的多家机构参与

2025-04-16 01:15:55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13日华明装备(00227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ABCI SecuritiesChen Jake、Boyu CapitalHarry Jiang 姜涵奕、国信证券延姣阳 王晓声、果实基金吴浩、海岸号角基金刘泽、海富通基金于晨阳 崔洋、昊泽致远投资宋娇娇、合远基金陈泽斌、恒盈资本赵哲锐、红筹投资徐本、红杉资本闫慧辰、宏道投资季巍、Broad Peak MasterSteven Huang、鸿道投资谢培风、华安基金朱恒栋、华宝信托陶庆波 张卿隆、华夏财富创新刘春胜、华夏基金石开、汇添富基金徐志华 董霄 吴江宏、混沌投资黎晓楠、嘉合基金韩琛琛 郑伟豪、嘉实基金吴悠、建信保险资管何子为、CGN InvestmentWu Wemin、建信基金徐文琪、交银施罗德基金王少成、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高扬、泾溪投资李泓桦、景顺投资夏毅超、景星资管刘林轩、开思私募倪文涛、开源证券薛涛、瞰道资产潘江、瓴仁基金李可悦、China InvestmentTerrence Liang、龙全投资马旭桢、摩根士丹利投资Derek、南方基金郭东谋 熊琳 应帅 王芝文、盘京投资陈勤、鹏华基金刘玉江、平安基金杨蓓斯、浦银安盛基金褚艳辉 凌亚亮、泉果基金张希坤 游瑾、群益投信洪玉婷、善照投资肖樱林、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Terrence Liang、尚诚资产黄向前、石锋资产王彬、朔商资本王少峰、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肖柏辰、泰康资产庄珺涵 刘铸 周梦蝶 徐星月 徐占杰 王琦、天风国际证券王奇琪、天风国际资管林文健、天风证券孙潇雅 吴佩琳、天弘基金赤东阳、天惠投资郭立江、CloudAlpha CapitalChang Liu、天猊投资曹国军、途灵资产赵梓峰、西部利得基金温震宇、相生资产欧阳俊明、新华资产刘婷 舒良、信达澳亚基金潘辰云、兴全基金张哲源、兴银基金林德涵、兴证证券资产管理张丹彧、旭芽私募裘峥、Credit SuisseLily Chang、玄卜投资韦琦、玄元私募赵仲鹏、循远资产田超平、阳光资产李曦辰 张雷、银华基金于蕾、银杏环球潘孜晔、禹田资本王雨天、原泽基金王蒙、源阖投资刘春昊、远桥私募张家祺、DWSEdward Cheung、长安基金徐小勇、长江证券童松、招商银行股份殷萌、肇万资产陈治任、正心谷资本陈晓宇、正圆私募牛艺瑾 张萍、中航信托股份戴佳敏、中金公司刘倩文、中信保诚基金陈超俊、中信建投财富管理部裘峥、Dymon Asia CapitalLei Zheng、中信建投资管黄鹏、中信期货资管魏巍、中信证券秦雪峰、中信证券股份刘春茂、中邮人寿张文鹏、E FundYuxi Wang、AbrdnJoanne Cheng、East CapitalHao Zhang、Eastspring InvestmentsLillian Li、Ellerston CapitalDejia Li、Fenghe Asia FundJerry Gu、Fidelity InternationalBunny Huang、Fideuram AMCharles Cartledge、Fideuram Asset ManagementCharles Cartledge、First Beijing姜涵奕、FountainCapNeil Tu Alec Jin Neil、Franklin TempletonManish Agarwal、AllianceBernsteinWilliam Wang、Fullerton Fund ManagementXingjian Liang、Gate Capital ManagementKevin Berton、GICKira Xie、Goldstream CapitalChao Wang、Goledn Pine FundZhang Zezheng、Grand Alliance AssetDong Matthew、Grand Alliance Asset ManagementMatthew Dong、Green Court ManagementLihui Tang、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Cheryl Li、Hai Tong AssetJessica Tian、Allianz AsiaChristina Chung Peggie But Thomas Zhu、Hao AdvisorsTony Zhu、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Marshall Yang Charlie Chai、HSBC BrokingHan Fu、Invesco AsiaRaymond Ma、Invesco Hong KongXia Stanley Jean Rao、Ishana CapitalZhengyan Chua、JM Great China Fund高新宇、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Luka Zhu、Keywise CapitalXiaowen Lin 林晓文、Lazard Asset ManagementRose Lu、Allianz Global InvestorsThomas Zhu、L1 CapitalYizhou Hu、LcRich Capital闫慧辰、LYGH CapitalHu Raymond Gabriel Kuah、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Emily Liao Wenlin Li、Millennium CapitalYang Bai、Neuberger Berman赵志铭 陈晓翔、New Silk Road InvestmentAlex Su、Nomura Asset ManagementJamie Ho Emily Wu、OceanLink ManagementEmma Li、Orchid Public InvestmentLiu Tianyi Tao Huang、Amiral GestionGabriel Kuah、Pacific Alliance GroupRoger Yang、Pedder StreetLester Poon、Pictet AMWangyang Xu、Pinpoint AssetYu Edward、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Edward Yu、PleiadSimon Sun、Pleiad InvestmentSimon Sun、Point72Maria Zhang、Point72 Asset ManagementSunny Huang Horace Chan、Polymer CapitalCheng Chang、Artisan PartnersKerry Cheng、Protium CapitalGorlen Zhou、Schroder InvestmentMaggie Zheng Jack Lee Kelly Zhang Louisa Lo Amelia Wong 安昀、Sequoia Capital闫慧辰、Sumitomo Mitsui AM杨履韬、Sumitomo Mitsui DS AMAlan Lai Lvtao Yang、Sumitomo Mitsui DS Asset ManagementKayu Izumi Hideyuki Aoki、Templeton Emerging MarketsJean Rao、The Caravel GroupFred Lam、Trivest AdvisorsQiqi Wang、UBS Asset ManagementDirk Hoozemans Bruno da Silva Azevedo、Ashmore InvestmentBen Akrigg、Variis PartnersEko Yin、Wellington ManagementShirleen Shi、William Blair Investment ManagementSophie Gao、WT Asset ManagementBrian Tang、安信基金梁明琨、保银资产晋奇秀、彼得明奇资管林蔚先 康健 陈颖、博时基金谢泽林、博裕资本姜涵奕、博远基金冯妙婷、BlackRock AM陈鸿、常春藤资产程熙云 黄勇、晨燕资产滕兆杰、淳厚基金刘俊、德懿禾资产赵哲锐、东方证券资管姜荷泽 郑华航 蒋蛟龙、东方证券自营王树娟、工银理财刘荫涛、光大保德信基金林晓枫 杨一飞、国寿安保基金孟亦佳、国泰海通证券徐柏乔 房青 任苒威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问:怎么看去年国内电力设备业务表现?答:首先国内仍然是很好的年度,尽管国内用户的收入仅实现个位数增长,但考虑到此前产业驱动的高峰期已过,仍然稳中有增,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说明国内经济有足够的韧性,行业发展的趋势没有太大变化。回顾 2021年至 2023年,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全社会工业投资与电力投资,但当前产业发展已进入周期末端,电动车行业景气度尚可,新增投资仍在持续,但风电光伏等上下游投资规模已开始缩减。网内来看去年电网行业保持了相对稳定且景气度较高的增长态势,近年来的电网投资规划和招标数据无一不体现了电网投资的趋势仍然在保持。问:公司今年国内业务的发力点在哪儿?答:去年底至今国内有一些经济刺激政策,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地,我们或许可以对今年国内看的更积极一些。问:公司去年网内外占比情况?同比表现?答:去年网内相对来讲增速更快,因此网内外占比相较前几年有所拉近,但网外占比仍然高于网内。问:公司网外新能源中并网和生产的占比是怎么样的?答:公司没有终端详细的拆分数据,因为公司处于相对上游的环节,没有办法对最终的下游做非常准确的统计,但是电站的开工数量或许在其他行业的报告中有所统计。问:公司去年海外市场各个国家占比及增速情况?答:主要以欧洲为主,间接出口中欧洲也占了很高的比例,剩下的是东南亚、北美、南美以及非洲等区域,差别不大,跟前几年相比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增速方面因为公司在海外大部分地区基数比较低,即使增速非常高,很多区域的绝对值贡献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大。问:公司间接出口增速翻倍,明显超过国内变压器行业出口增速,公司目前间接出口的客户有哪些?未来怎么看?答:目前间接出口中很多是国内的变压器厂,且不局限于头部上市公司,还包括众多未上市的变压器企业,可以看到中国变压器厂整体市场占有率在提升,这也与海外变压器扩产还未落地,交付周期未明显缩短有关,由于国内变压器企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制造能力,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当海外客户开始选用中国变压器品牌时,分接开关也会更多考虑中国产品,公司交付时间和效率相对较有优势,因此若今年海外趋势无太大变化,公司间接出口仍然值得期待。问:美国关税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哪儿?目前哪些产品从美国进口,对我们制造成本的影响有多大?答:目前关税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影响,公司已实现 80%以上零部件自制,外采主要以通用零部件为主,真空泡以外资在国内的工厂生产为主,在国内也有替代产品,并且性能不弱于进口产品,可实现整体国产化。问:目前全球这种情况对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怎么样?公司如何应对?美国业务如何规划?答:美国市场目前收入占比极低,实际并没有太大影响,目前美国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仍然保持顺畅。公司关于海外业务发展采取本土化布局战略,通过本土销售团队、服务团队或者建厂巩固并加速当地市场发展。这是我们海外发展的核心战略,美国市场也只是海外市场之一,分接开关的行业竞争格局是比较少见的,而这种竞争格局未来仍然会持续很长时间,不是三年五年,我们并不急于一时,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变化改变公司长期的战略。问:之前考虑美国建厂会配备一定比例供应链,但也还有一些零部件会从中国制造以后运过去,考虑关税的影响,这个想法会有改变吗?答:这是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细节问题了,能走到这一步的时候,这可能已经不构成障碍,因为本土企业的认定是有标准的,美国本土实际上有完整的供应链,公司也会考虑成本更低的方案。问:俄罗斯业务去年怎么样?未来怎么看?答:公司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当地业务,对于涉及到敏感下游的客户选择性放弃,因此去年当地客户类型明显减少,当地收入也略微受到影响,但因为海外其他区域在增长,对公司的影响正在明显降低。问:有些变压器厂商也提及南美和非洲这些区域的增长,今年能否看到这两个区域以及中东区域的加速?答:海外份额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什么时候会产生质变确实没有明确答案,但是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更多的积极因素。问:中东市场目前进展的情况?今年怎么看?答:用户和客户的沟通积极性与主动性较之前有提升,但仍然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问:公司中东市场是否有拿到订单?答:公司在中东有一些小的订单。问:公司会考虑在中东建厂吗?答:目前中东市场几乎没有成规模的变压器制造企业,因此在当地设厂意义不大,公司会随着未来发展不断关注当地的变化。问:公司目前还没有进入中东当地电网的白名单,这会是未来拿订单的障碍吗?答:这是我们的障碍,其实也是对方能有更多选择的障碍,大家现在都有更积极态度希望消除这些障碍。问:公司之前提及中东没有本土客户,我印象中中东市场很大,怎么理解?答:中东市场确实很大,但我们的直接客户为变压器企业,产品是销售给变压器厂,而中东缺乏成规模变压器制造企业。问:目前国际形势比较多变,是否有看到客户在订单结构上的变化?或者他们在采购上面是什么样的节奏和想法?答:目前没有观察到太大的变化,客户依然在考察、询价或者试验。问:欧洲有一些刺激政策是否会带来一些加速?答:现在已经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了,但考虑到海外的基建能力,再加速的可能性不大,公司还是需要提升自身在海外的份额。问:海外尤其是欧洲各个国家拓展的规划及进度?答:去年以来,公司在法国和意大利都开始布局本地的销售团队,欧洲市场整体占比还是比较低。问:公司今年在海外的拓展规划?答:今年东南亚公司会以新加坡为中心展开布局,并且围绕公司在印尼的装配工厂,寻求更大的突破。公司去年在欧洲如意大利、法国已建立团队,今年进一步稳定当地份额,并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在的布局。问:公司海外业务的竞争情况?答:从公司去年海外收入的规模及增速来看,公司在海外的市占率应该有小幅度提升,但总体并没有改变我们同竞争对手大的竞争格局。问:公司去年上下半年海外增速差异较大,是因为什么原因?答:需求和产能的转移都需要传导的时间。问:公司间接出口的增长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在海外终端客户的认可度也在提升?答:间接出口与直接出口的应该是可以相互成就的,这几年我们利用直接出口将品牌及团队带到海外,利用在当地的耕耘成果,反过来推动了间接出口的增长。终端用户的认可很关键,也是我们在海外取得的成绩体现,公司间接出口增长比较好,也意味着公司整体海外市场份额有提升,获得了更多的终端用户的认可。问:公司直接出口大的客户有哪些?答:全球性大大小小的变压器厂都是公司的客户。问:公司国内需求中替换的比例是多少?答:很难区分是改造还是新增的需求。问:目前我们能看到数据中心相关需求有多少?答:很少,开工的数据中心数量有限,目前尚未观察到有明显的需求变化,未来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问:全球大的变压器厂都在扩产,并且也有一些增长的指引,公司有机会受益吗?答:海外这一轮的扩产相对谨慎,实际产能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能布局的重新调整,如将原本在东南亚、日本或欧洲的产能转移到中国或美国,以靠近供应链或者客户;二是部分企业存在扩产情况,但主变的整体产能增长比例并不大,产能净增量相对有限。但不管怎么说产能扩大蛋糕变大,对公司当然是有益的。问:如果外资变压器厂扩产有限,未来一两年是否主要还是公司跟随中国变压器出海的趋势?答:实际在公司直接出口增长最快的 2023年,当时就提示过不排除未来间接出口收入规模会超过直接出口,目前来看这个事情有可能很快就会发生。问:公司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相比去年变化怎么样?答:今年一季度情况请留意公司即将于 4月 19日发布的一季度报告。问:公司对今年上半年或者全年收入和订单的指引?答:没有。问:公司是否有调整公司在海外的收入目标?答:尽管可能受全球性关税贸易战等客观因素影响,甚至不排除引发全球经济衰退,进而面临市场与需求动荡的挑战,但鉴于当前公司在海外市占率较低且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公司不会主动下调海外长期目标或调整拓展节奏。问:公司真空开关的占比是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答:真空开关数量占比并没有明显提升,但均价有所改善,主要是特高压、大容量开关这些相对来讲价值量较高的产品数量要多于之前。问:如果外部比较动荡,公司是否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国内,比如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份额或者开发新产品?答:从抗风险角度,公司会积极推进储备产品或者项目的研发工作,但考虑公司国内市占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依赖其短期能够实现显著变化也比较困难,这是一个稳固提升份额的过程,更有可能受益于国内需求变化或者更积极的投资增长。问:特高压目前的进展?未来怎么看?答:目前交付的订单还未投运,未来主要看投运后观察一段时间能否拿到一些持续的新增订单。问:配电这块是否会有新的变化?答:国内目前规模化的定位与需求还未看到。海外市场目前已呈现明显且清晰的需求,且竞争对手亦有相关产品出售,目前公司正在就前期订单及技术对接等工作与海外进行沟通,但可能规模谈不上,不过也看出来这类配网用的电力电子产品有可能率先在海外市场形成突破。问:公司售后服务是否有国内和海外的拆分?长期如何看待这个业务?答:公司售后服务业务主要是国内收入,海外比较少。回顾过去三年,应该说业务未达预期目标,国内趋势季节性影响比较大,海外虽然没有同样问题但公司目前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较小,保有量不足。长期来看,检修服务仍然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力方向,随着海外保有量及规模的提升,检修业务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国内将更多考虑提升人效和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问:电力工程业务去年怎么看?未来怎么样?答:电力工程业务去年主要是存量项目的收尾工作,这类项目通常周期会很长,并且付款节奏主要跟随工程进度,所以没办法判断何时会确认收入,也不可避免会使公司综合利润率产生波动。此外新签工程业务订单的收入规模通常都会达到信息披露的要求,其实很容易关注。问:数控设备业务去年怎么看?未来怎么样?答:数控设备业务去年主要受到其所处行业、俄罗斯市场制裁以及该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虽然收入实现增长,但盈利受到影响。公司去年底也有对数控设备业务的股权及团队进行调整,数控设备业务本身有品牌也有制造能力,希望能够先做到扭亏为盈。问: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到公司接到订单的节奏,是否有对价格上涨对公司订单的影响做一个具体的量化分析?答:首先要理解分接开关产品或者变压器的下游通常是基建,项目落地具有长期性,涉及从项目需求提出到设备招标、采购的一系列传导过程。核心在于需求是不是客观存在,项目是不是真实,只要项目真实存在,短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落地节奏,但拉长周期去看,这样的波动可能对全年影响是很小的。除非导致衰退式变化,但那就是系统性风险了,量化其影响意义不大。去年全年销售收入的变化趋势也侧面反应了这一点。问:分接开关价格的趋势是怎么样的?答:去年公司海外出口的收入占比有提升,并且海外销售均价高于国内,因此整体均价有所提升。问:单看同类型分接开关产品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是否会有变化?答:公司产品价格体系相对稳定,产品均价的波动主要是通过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变来实现。问:公司未来在国内外是否有扩产计划?答:公司过去几年已完成对遵义基地的扩产,奉贤基地也通过自动化改造、设备更新释放一些产能,公司目前国内的产能规划已经足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因此没有扩产的需求,未来更多会投入在生产效率、工艺优化、流程和自动化改进上。海外工厂的扩产会根据当地和周边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如果需求增长,公司也会根据人员配置和市场需求调整产能,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张。问:公司对新加坡公司规划是销售中心的布局吗?答:新加坡目前在亚洲地区(除中国市场外)承担总部职能,若未来条件成熟,也可以考虑作为海外总部。公司在新加坡的定位并非单纯销售或服务机构。问:公司海外业务的货币结算单位?答:俄罗斯市场是人民币结算,其他地方主要是美元或者欧元。问:公司董事长目前的工作重心?答:公司董事长主要负责制定公司战略,目前公司战略重心在海外,因此会更多关注点在海外市场。问:公司今年资本开支计划?答:公司这几年已经陆续完成遵义基地的改造、土耳其的扩产以及印尼工厂的建设,总体来看今年资本开支相对来讲比较稳定,主要是着重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零部件工艺优化及质量管理系统提升等方面进行投资,暂时没有其他大额开支。问:公司 24年费用率下降,未来怎么看?答:公司过去几年费用率水平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收购国内竞争对手后竞争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来的内耗性成本在逐渐下降。从长期来看,费用率持续改善是公司一直以来的目标,也会坚持下去。此外公告中也有提及因为会计政策的调整,对成本和费用会有重分类的过程。这几个因素都会对未来费用率或者毛利率产生小幅度影响,但不会造成太大的波动。问:公司去年增速更多来自海外但是毛利率并没有很明显提升,原因是什么?未来如何展望?答:我们对维持毛利率稳定有信心,但毛利率在目前水平下每年还都要增长也不现实。公司过去几年在遵义和上海都有一些投入,每年固定支出和摊销明显增长,公司需要更高的销售收入增长去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未来公司仍然对毛利率稳定有信心。问:公司之前回购公告提及要用做股权激励,目前的进度?答:公司目前暂无已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后续如有会进行信息披露。问:公司对分红的考虑及未来的规划?答:截至 2025年底,公司仍处于 2023-2025年股东回报计划承诺期内,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 60%。实际去年半年报、三季度及本次年度拟分红累计分红比例接近80%,并且公司前段时间公告将实施回购,实际今年用于回购及分红的资金规模不低于之前水平。未来公司仍将结合现金状况尽可能更多去实现更高的股东回报。

华明装备(002270)主营业务:1.电力设备—变压器分接开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检修;2.电力工程—新能源电站的承包、设计施工和运维;3.数控设备—成套数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华明装备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3.22亿元,同比上升18.41%;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上升13.25%;扣非净利润5.82亿元,同比上升15.79%;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24亿元,同比上升23.1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上升44.9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上升43.86%;负债率28.63%,投资收益1717.56万元,财务费用-1258.54万元,毛利率48.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1.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39.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65.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