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台积电2025年Q1前瞻:AI驱动增长,关税压力下的供应链破局

2025-04-15 18:06:36
TradingKey
专注于金融教育和新闻分析的综合网站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强劲财务表现,营收达到8392.5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1.6%,超出市场预期,符合公司指引的8200亿至8462.4亿新台币区间。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预计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公司此前指引第一季度毛利率预计在57%至59%之间,营业利润率在46.5%到48.5%之间,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纳米制程新产能刚开始量产,制造成本较高且良率仍在提升中;同时,台积电在海外新建晶圆厂,这些工厂的运营成本高于台湾本土,导致整体成本上升和固定成本分摊不足。

altText

来源:TSMC,TradingKey

AI芯片需求的爆发、智能手机市场的回暖,以及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前的库存囤积热潮,共同为台积电上半年业绩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随着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加剧,下半年增长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强劲的Q1增长动能

台积电2025年Q1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驱动因素。首先,AI服务器芯片需求持续井喷,成为抵御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的强心针。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整体支出预计增长76.4%,其中80%用于硬件(包括AI芯片),其中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需求尤为强劲。台积电凭借在3纳米和即将量产的2纳米制程上的技术领先,成功捕捉了这一高毛利市场的红利。其次,智能手机行业逐步复苏,尤其是高端机型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显著增加。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其中苹果iPhone 17系列的芯片订单已进入量产准备,为台积电Q1和Q2的营收提供了稳定支撑。

美国关税政策的90天宽限期进一步放大短期需求。电子产品制造商为规避潜在成本上升,加速囤积库存,推高了台积电的订单。2025年3月台湾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攀升至56.8,客户存货指数则维持在低位的45.2,表明下游企业正积极补库存以应对潜在的关税成本上升。这种抢单热潮使台积电营收实现超行业平均的溢价增长。

altText

来源:MacroMicro

2纳米制程蓄势待发

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纳米制程的量产进展尤为引人注目。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启动2纳米(N2)制程的大规模生产,初期月产能目标为5万片晶圆,年底有望提升至8万片。最新数据显示,2纳米试产良率已突破70%,较三个月前显著提升,为量产扫清了技术障碍,吸引了苹果、高通、联发科和AMD等客户。

苹果预计将成为2纳米制程的首批使用者。2025年下半年,苹果计划采用2纳米制程生产A20芯片,用于iPhone 18系列的高端Pro机型。相较于前代A19芯片,A20的性能预计提升15%,能效提高30%,将进一步巩固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版iPhone 18可能继续使用增强版3纳米制程(N3P),凸显2纳米制程的稀缺性和高端定位。与此同时,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N3P)将继续为2025年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提供支持。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也为先进制程的全球布局增添了砝码。该工厂已开始为苹果生产4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的芯片,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产。这种本地化生产能力不仅增强了台积电对苹果的供应链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潜在的关税壁垒。

关税的双刃剑

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为台积电带来了短期红利,但也埋下了长期隐患。在90天的关税宽限期内,电子行业客户加速采购以锁定低成本库存,推动了台积电Q1和Q2的订单热潮。作为台积电的核心客户,苹果的供应链调整尤为关键。近期,由于消费者担心关税导致价格上涨,美国市场掀起了对iPhone等苹果产品的抢购热潮。这种需求激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苹果对芯片的采购需求,进而促进了台积电芯片订单的增长。

然而,宽限期结束后,关税的全面实施可能对消费电子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价格敏感的高端智能手机领域。根据美国Conference Board数据,2025年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月的约98.3降至92.9,连续四个月下降,且消费者预期指数降至12年来最低,显示出对经济前景和价格上涨的担忧加剧。虽然消费者信心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关税导致的终端产品价格上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市场情绪可能使客户在第二季度末逐步放缓补库存步伐,进而对台积电下半年的订单增长产生一定压力。

地缘政治因素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增添了复杂性。2025年4月,中国发布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以流片地(芯片制造的晶圆厂所在地)为原产地标准。这一规则对台积电影响有限,其台湾工厂的流片地符合中国透明标准,不会面临额外关税或市场准入限制。相反,英特尔等美国芯片企业若在美国或欧洲流片,其芯片进入中国可能被视为“非中国原产地”,面临更高关税或贸易壁垒,增加出口成本。台积电的台湾工厂可能因此吸引更多中国客户订单,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台积电在美投资1650亿美元,建设三座芯片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及研发中心,针对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双管齐下。亚利桑那州工厂本地化生产降低了对台湾出口的依赖,规避美国潜在高关税,同时服务苹果等核心客户。全球布局涵盖美国、日本、欧洲,有效分散了中美科技博弈和台海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和客户信任。

客户依赖与多元化战略

altText

来源:moomoo,TradingKey

苹果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贡献超过20%的营收,2025年,iPhone 17系列的A19芯片和2026年iPhone 18系列的A20芯片订单将为台积电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此外,苹果自研的基带调制解调器等芯片也由台积电代工,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伙伴关系。然而,单一客户的高依赖度也带来潜在风险。为此,台积电积极拓展客户多元化战略。高通、联发科和AMD对2纳米制程的订单需求持续增长,而英伟达等AI芯片客户的高速扩张为台积电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2024年,AI业务占台积电营收约15%,预计2025年将升至20%,有效平衡单一客户风险,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长期竞争优势与潜在挑战

凭借技术优势和战略灵活性,台积电有望继续领跑全球半导体行业。台积电的长期竞争优势源于其技术壁垒、客户生态和全球化布局。首先,在先进制程领域,台积电的良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远超竞争对手。相比之下,英特尔和三星在2纳米制程上的进展仍落后至少一年。其次,台积电与苹果、高通等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壁垒。此外,台积电在CoWoS等先进封装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芯片供应链中的核心角色。

然而,台积电也面临一些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尽管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工厂布局降低了部分风险,但中美科技博弈的长期影响仍需警惕。此外,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削弱消费电子需求,尤其是高端市场。台积电需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客户多元化来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展望2025年,Q1和Q2将凭借AI需求、智能手机复苏和关税抢单实现强劲增长,但下半年仍需警惕关税全面实施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

原文链接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