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华工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7.09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增长21.17%;扣非净利润8.97亿元,同比增长9.55%。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但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下降1.74%,显示出公司在第四季度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华工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激光技术企业,聚焦智能制造、联接和感知三大核心业务,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赋能领域表现突出。
智能制造业务:订单增长显著,但出口依赖度较高
2024年,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9.45%。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的订单占比达到87%,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订单同比增长33%,船舶行业订单更是同比增长134%。国际业务方面,全自动铝合金电池托盘生产线批量出口欧盟,带动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然而,尽管智能制造业务表现亮眼,公司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欧盟市场的订单增长,未来可能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
此外,公司在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智能装备订单也实现了较大增长。例如,手机中框激光精密复合焊接、精密零部件智能装备等产品在3C电子行业表现突出,储能电池智能自动化产线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然而,智能制造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联接业务:光模块市场地位稳固,但竞争压力加剧
华工科技联接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75亿元,同比增长23.75%。公司在全球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位列第八,400G、800G光模块规模交付,客户版图进一步扩充。特别是在AIGC应用领域,公司紧抓市场需求契机,成功推出800G OSFP2FR4 TRO、800G LPO硅光等多款业界前沿产品。在5G-A和F5G-A业务领域,公司也实现了50G SFP56系列灰光、彩光模块的批量交付。
尽管联接业务表现强劲,但光模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国内外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华工科技虽然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面对华为、中兴等国内巨头的竞争,以及国际厂商的技术优势,未来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保持领先地位,将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感知业务: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增长,但业务结构单一
2024年,华工科技感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95亿元,其中传感器业务收入36.68亿元,激光全息防伪业务收入4.27亿元。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业务持续增长,覆盖大多数国产及合资品牌,并在海外市场获得多个高端汽车品牌项目订单。传感器业务在汽车、光伏储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品开发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6%。
然而,感知业务的增长主要依赖新能源汽车市场,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但行业波动和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公司在光伏储能、智慧家居等领域的布局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总体来看,华工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增长,智能制造、联接和感知三大业务均表现不俗。然而,公司在出口依赖、市场竞争和业务结构单一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未来,华工科技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业务多元化上持续发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