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零售业务巨亏27.87亿,万亿资产下的渤海银行(09668.HK)市值已不足160亿港元

2025-04-11 15:31:14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日,渤海银行(09668.HK)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

在过去的2024年,渤海银行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存款规模也上升到万亿的新台阶。不过在这亮丽的业绩背后,也折现出资产质量下行、不良资产率陡升等问题。

渤海银行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的资产总额约为1.84万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1111.08亿元,增幅约6.41%;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多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渤海银行在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的零售业务却面临着大额亏损。

数据显示,2024年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税前亏损27.87亿元,较上年由盈转亏,而在2023年,该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尚且能够达到4.72亿元。

此次亏损的额度,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53%,对整体盈利形成压力。

据了解,渤海银行自2017起开始发力消费金融业务,通过合作增设招联消费贷、唯品会消费贷、微信分付、借趣花联合贷款等产品,该行消费贷规模迅速由2017年的88亿元至2020年的超1100亿元。

不过随着互联网贷款政策的变更,以及个人信用消费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影响下。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近几年来,进行了大幅下降。

2024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降至375亿元,与2020年相比,缩减幅度达到67.9%。这一结构调整对其利息收入或产生直接影响,贷款余额减少意味着公司在该业务板块的利息收入下降,也导致了整体盈利水平的下滑。

虽然渤海银行主动收窄个人消费贷规模,优化业务结构,但是公司的资产质量并未实现明显好转。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依旧为92.12亿元,较2023年末的61.27亿元增长30.85亿元;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4.15%,同样较2023年末的2.25%增长1.9个百分点。

在这当中,其中渤海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约46.39亿元,较2023年末的33.73亿元增长37.55%,是该行个人不贷款规模攀升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率更是高达12.37%,较2023年末的4.44%增加7.93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来看,在资产质量方面,渤海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即使从2020年开始逐年缩减消费类贷款规模,但是并没有扭转其质量下滑的颓势。

数据显示,2020年,渤海银行消费类贷款不良率为1.83%,2021年陡然上升至3.43%,2022年进一步攀升至4.63%,2023年略有回落至4.44%。

虽然2023年在消费类贷款不良率上呈现出了回落趋势,但是2024年却直转上升至13.27%,表明减少贷款规模取得的初步成效,并没能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渤海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92%。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降至1.12%和1.31%,这是两项指标连续4年收窄。此前在2020年,渤海银行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18%和1.31%,

通过了解发现,渤海银行2024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非利息收入的变动。数据显示,渤海银行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达到99.39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5.20%。其中,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为69.65亿元,同比增长107.76%。

虽然渤海银行较去年业绩有所回暖,也在2024年成功扭转了自身持续三年的业绩颓势,但254.82亿元的收入与52.56亿元的利润规模,与其刚上市时的324.92亿元收入和84.45亿元利润仍有不小差距。

目前渤海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难获认可。据了解,渤海银行股价在2020年11月达到5.618港元/股的历史高点后,便一路向南。截至2025年4月11日,渤海银行盘中报价0.850港元/股,总市值约为151亿港元。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