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三生国健(688336)报收于27.79元,较上周的27.77元上涨0.07%。本周,三生国健3月25日盘中最高价报28.46元。3月26日盘中最低价报26.2元。三生国健当前最新总市值168.75亿元,在生物制品板块市值排名15/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929/5140。
3月26日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线上电话会议
对公司2025年度收入的指引?2025年度公司整体收入将会保持持续稳健增长。
公司608项目已经递交ND,对该产品的销售计划如何?公司608项目ND申请已经获得CDE受理。我们会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时刻关注这个治疗领域专家和患者的临床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公司预计2025年度将会有哪些重要数据读出?2025年将是公司数据读出的大年,预计将有7项重要数据读出,其中涉及到临床II期的数据有5项608项目强直性脊柱炎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炎的II期临床数据分别读出、611项目青少年中重度DII期临床数据读出(已读出,疗效显著)、611COPD II期数据(II期中期数据已读出,明显改善肺功能)、613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II期临床数据(已经读出),2项III期临床主要终点数据将读出611成人中重度皮炎III期和6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II期数据(已读出,双终端均已达到)。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分析?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5.4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72%。主要是由于两个层面的原因首先,公司研发项目的增加。公司研发管线中共开展22个自免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新项目。其次,公司研发项目中,大部分项目进入临床后期阶段,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投入支持。
公司未来管线的布局上会优先布局什么类型的管线资产?对于管线资产的开发优先级,我们会根据多种因素来决定,包括疾病的治疗改善程度、治疗需求、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
关于IBD领域的市场竞争情况如何?中国IBD患者总数约为150万-200万人,且每年新增约10万例,其中约30%-40%的中重度患者可能需生物制剂治疗。但由于受到诊断率低、药物可及性等因素制约,当前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随着医保覆盖扩大、新药物的不断涌现和诊疗体系优化,市场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多个大公司如罗氏、默克、赛诺菲等拥有领先的产品,艾伯维、强生也通过引进和研发相关产品进行布局。公司持续关注IBD领域热门靶点和新靶点,未来会考虑利用双抗或多抗手段进行差异化布局。
三生国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4月15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地点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李冰路399号公司会议室,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会议将审议11项议案,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年度报告及摘要、续聘审计机构、利润分配方案、董事及监事薪酬等。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356.83万元,同比增长17.70%,净利润69,139.31万元,同比增长144%。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管线布局,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自免领域竞争力。监事会表示,公司依法运作,财务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未发现内幕交易或损害股东权益的情况。
三生国健:关于自愿披露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近日,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SSGJ-627注射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公司开展SSGJ-627注射液溃疡性结肠炎(UC)的I期临床试验。SSGJ-627注射液是三生国健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抗TL1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L1A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内皮细胞表达,与DR3结合,调节效应细胞的增殖、活化、凋亡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产生。作为粘膜免疫反应、过敏和自身免疫的中枢调节因子,TL1A/DR3在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症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抑制TL1A在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中亦是一种有效策略。截至目前,SSGJ-627注射液已分别取得中国和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许可,是首款获得IND批件的国产TL1A抗体。临床前研究显示,SSGJ-627与TL1A具有高亲和力及特异性的结合,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展示了显著的药效。同时,SSGJ-627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考虑到创新药临床周期长、环节多且不确定性较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风险,谨慎决策。公司将按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积极推进上述研发项目,并及时对项目后续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4月4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