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于当地时间4月1日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出台的一系列“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公布后立即生效。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全球贸易伙伴的广泛关注和紧张应对。
据悉,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将在4月2日这一天实施“对等关税”,并声称这是美国的“解放日”。然而,尽管特朗普已经多次提及这一政策,但关于“对等关税”的具体内容和范围,至今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刚刚与特朗普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认关税公告将于次日公布且立即生效。然而,她并未透露关于征税规模和范围的具体线索。这使得全球贸易伙伴和投资者在关税风暴前夕陷入了焦虑和猜测之中。
以色列率先妥协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宣布前夕,以色列政府于4月1日晚间宣布,将取消对所有自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这一决定已获以色列议会财政委员会批准,主要涉及少量食品及农产品类别。根据美以1985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两国间99%的商品已实现零关税,此次调整被视为进一步巩固双边战略关系的举措。
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表示,取消关税旨在“加强美以盟友关系”,并强调美国是以色列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以色列对美出口额达173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比超96%。这一举动或为其他国家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提供参考,但也凸显了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复杂博弈。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像以色列那样迅速做出反应。许多全球贸易伙伴正在密切关注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并试图评估其对自己国家经济的影响。他们担心,一旦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付诸实施,自己的出口业务将受到严重打击。
政策背后的多重动机
特朗普政府将 “对等关税” 包装为纠正贸易失衡的工具,但其深层逻辑远非表面那么简单。首先,维护美元霸权是核心目标。美国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长期维持贸易逆差,但持续赤字威胁美元信用。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压缩逆差,破解 “特里芬难题”,同时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国内产业结构。其次,关税成为外交筹码。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压力迫使盟友在军费分摊、安全政策等领域让步,甚至将贸易与移民、芬太尼等非经济议题挂钩。
然而,这种单边主义策略遭到国际社会质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指出,特朗普的 “对等” 概念仅聚焦货物贸易,忽略服务贸易顺差及资本流动,本质上是 “强取豪夺”。美国智库测算显示,全面关税可能导致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增税 830 美元,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关税或成美国经济“衰退导火索”
随着关税政策逐步落地,全球市场陷入动荡。美股在 3 月遭遇重挫,标普 500 指数单月下跌 5.8%,科技股领跌的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 8.2%。投资者涌向黄金等避险资产,金价一季度涨幅近 20%。高盛将美国未来 12 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 20% 上调至 35%,警告关税可能成为 “衰退诱因”。
企业层面,美国汽车制造商联合游说,称汽车关税将推高成本、导致裁员。加拿大、欧盟等贸易伙伴已誓言报复,巴西、墨西哥等国也准备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绕过国会直接动用行政权力征税,可能引发司法挑战,进一步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多家机构对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提出严厉批评。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指出,关税将直接推高企业成本和消费者价格,抑制投资与消费信心,“这无异于主动引爆经济衰退”。美国股市近期持续震荡,标普500指数已抹去年内涨幅,反映出投资者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恐慌情绪。
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再受考验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冲击全球供应链,更对以 WTO 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构成系统性挑战。跨国企业担忧,关税壁垒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出口受阻,尤其对依赖美欧市场的亚洲制造业国家冲击显著。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呼吁各方克制,避免“以牙还牙”的贸易报复循环。
当前,全球贸易正站在十字路口。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关税重构国际秩序,但其 “美国优先” 的零和思维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未来,政策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国际社会能否有效制衡单边主义,将成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而这场关税风暴,已让世界深刻体会到:在相互依存的时代,没有国家能在贸易战中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