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道通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30日接待Gaoteng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高腾国际、Haitong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MacroPolo、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 (HongKong) Limited、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10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道通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副总经理农颖斌,董事会秘书李雄伟。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道通科技 2024 年经营数据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 39.32 亿元,同比增长 20.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41 亿元,同比增长 257.59%等多项业绩增长。公司积极推动数智化变革和组织能力建设,实现降本增效和运营效率优化。在各业务领域,数字维修领域推出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30.18 亿元;数智能源领域推出新品并在多地市场取得突破;AI 机器人领域推出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并已实践。
据了解,接待人员与投资者就多个问题进行了交流。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预计今年有项目落地;美国关税政策目前影响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降本增效;2025 年经营展望中各业务有不同增速预期;数字维修业务增长有多种原因;2025 年海外充电桩市场规模大,行业格局向头部集中,公司具有多方面竞争力;公司将围绕巡检场景研发人形机器人,并对 AI 机器人落地的产品形式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 AI 战略落地,持续释放增长潜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调研详情如下: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一、介绍公司2024年年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4年,道通科技全面拥抱AI,以AI为核心驱动力,加速推动AI技术与业务场景和组织变革深度融合,各项经营数据均创新高,这也是公司持续增长的一个新起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元,同比增长20.9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57.5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47.42%;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8亿元,同比增长72.22%;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8.29亿元,现金体量充足。
2024年,公司积极推动数智化变革和组织能力建设,覆盖研发、营销服、供应链等核心业务场景,报告期内公司库存周转率同比改善13%,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1.36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改善5%,实现了降本增效,运营效率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5.31%,其中数字维修业务毛利率60.64%,同比增加0.94个百分点;数智能源业务毛利率37.27%,同比增加3.62个百分点。费用方面,公司研发费用约6.36亿元,同比增长18.82%,主要是增加了数智能源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同时2024年公司新增AI事业部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约5.59亿元,同比增长16.15%,主要系销售收入增加带动销售人员薪酬、仓储及咨询服务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约3.24亿元,同比增长14.31%,主要系本期对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所致。
在数字维修领域,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终端的诊断平板MS906 MAX和新一代ADAS标定主架IA70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13.93%。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实现收入12.67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49%;TPMS系列产品实现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32.55%;ADAS标定产品实现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26.98%;软件升级服务实现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4.20%。技术壁垒与客户粘性双维度巩固全球汽车综合诊断检测市场领导者地位。
在数智能源领域,公司推出了全新系列化 MaxiCharger DC 新品以及家用/商用一体的MaxiCharger AC Pro,数智能源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52.98%。除了美国、欧洲取得较快增长之外,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等新兴市场也取得了突破。
在AI机器人领域,公司围绕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行业推出了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该方案整合系列AI PaaS平台、三大垂直领域模型及具身智能硬件矩阵,能够实现从行业大模型、智能大脑、智慧机器人执行器和场景数据全链条拉通,具有高效、智能、持续快速自我演进的能力,将以更智能、高效的方式,赋能行业向数智化、无人化和空地一体化的新型作业模式转变,有效降低客户成本,提升作业效率,提高作业质量,提增作业效益,并已率先在油田、高速等应用领域进行实践。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AI战略的落地,持续释放高增长的潜力,创造多维价值,也将为各位股东带来更好的经营业绩,创造更为长期的价值回报。
二、接待人员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主要问答情况如下:
问题一: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的业务进展?
公司的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是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将使得客户的业务场景重要变化,向数智化、无人化和空地一体化的新型作业模式转变。公司已在南京、杭州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并正结合自身优势,融入到整个行业生态,与行业头部企业进行联合研发和推广,一些样板点正在推进,预计今年有项目落地。
问题二: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已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生产及供应链网络。目前越南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深圳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和其他地区,只有需要满足NEVI、BABA补贴要求的数智能源产品在美国工厂生产。
此外,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仍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并且,公司内部也在持续优化业务流程,例如通过加强海外工厂的自动化工序流程,以及与供应商的持续沟通等手段,持续推进生产和经营过程降本增效。
问题三:2025年经营情况展望?
数字维修业务主要面向较为成熟的海外汽车后市场的检测维修领域,预计公司可保持复合增速10-15%,主要受益于2025年诊断平板新产品推出、TPMS及ADAS产品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软件升级服务续费率能有较大提升空间,软件升级服务的毛利率超过99%。
数智能源业务受益于海外电动化趋势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并且行业格局将加速向核心能力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公司预计可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努力争取增速不低于50%。
AI机器人业务,今年预计有项目落地。
问题四:数字维修持续增长的原因?
首先,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平均车龄增长、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带动服务的智能化、多样化需求,推动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提升。
分细分产品线来看,公司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将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应用AI提升产品性能,通过生成式AI在语音、图像、文本、视觉识别等多模态处理上的优势,结合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深度赋能数字维修垂直领域业务场景,全面推进数字维修业务AI Agents化。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展销售区域、提升市场份额,以确保诊断产品未来仍能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胎压监测系统(TPMS)通过安装在轮胎内部的胎压传感器,实时监测轮胎压力、温度、加速度、电池电量等关键数据,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作为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汽车零部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立法强制要求乘用车、商用车出厂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TPMS),TPMS Sensor(胎压传感器)设计寿命通常为6-8年,寿命到期后车辆报警需替换新的TPMS Sensor,存量汽车的TPMS Sensor替换需求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的胎压传感器为通用型产品,具备多功能合一、车型覆盖率高、拆装效率高等特点,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先,受益于海量的TPMS Sensor替换需求,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Canalys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配备L2+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的轻型车出货量达到63万辆,占整体轻型车市场的3.1%,预计2024年的渗透率将达到5.5%。装配了ADAS系统的车辆,只要拆卸或维修过前杠、后杠、前档玻璃、倒视镜等易损部件,就需要对ADAS传感器进行重新标定,否则ADAS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或产生误报,影响驾驶安全。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ADAS系统的装配率持续提高,汽车后市场对ADAS系统的检测与标定需求也将持续强化。ADAS标定产品平均价格较诊断平板电脑更高,且应用场景相比于诊断平板电脑更为丰富,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市场进入逐步放量期。公司将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巩固产品的先发优势,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标定效率,促进该业务进一步快速增长。
软件升级服务主要基于诊断平板电脑的续费升级收取费用,目前公司软件升级的续费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随着高端机型销量的逐步提升,公司软件收入有望持续增长,未来公司将结合AI能力进一步开发相关功能,增强客户黏性,促进客户主动升级,不断优化客户在线升级的占比。
问题五:2025年海外充电桩市场行业格局及公司竞争力?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各国的加速布局为充电基础设施在全球市场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海外充电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800亿元人民币/年,并有望在2030年增长至约1,200亿元人民币/年。同时,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客户需求标准的不断提升,行业格局将加速向核心能力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
道通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与AI智能化技术两大基石,加速推进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产品解决方案能力跻身行业头部水平。公司客户群体广泛涵盖充电运营商、能源公司、公共事业单位、汽车厂商、车队、商超连锁等多个领域,与全球著名能源公司、连锁商超、知名汽车厂商等头部客户构建了战略性合作关系,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并持续巩固在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
问题六:人形机器人的布局?
公司将围绕客户需求、市场需求,聚焦巡检的作业场景研发应用型的具身人形机器人。目前公司正在逐步组建研发团队,核心团队来自波士顿动力、牛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Google、百度Apollo等,团队成员在智能机器人制造和AI算法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前沿经验。公司计划将以外部合作和自建团队联合开发,公司已具备在机器人及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技术积累,相关技术可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方面,并紧密围绕巡检作业场景,打造应用型的人形机器人。
问题七:AI机器人落地的产品形式?
公司的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整合系列AI PaaS平台、三大垂直领域模型及具身智能硬件矩阵,形成空地集群控制和集群作业,整个产品将agents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