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增程式电动汽车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表现,逐渐成为未来主流车型的有力竞争者。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突破12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其中增程式车型销量达到118万辆,同比增长63%,尤其在2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增程式车型销量达71万辆,增速领先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一数据表明,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长续航和无里程焦虑的需求,也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技术优势:绿色、安全、长里程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其“增程器”系统,通过内燃机发电为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还在节能减排方面表现出色。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绿色液体燃料充足后,将不再依赖传统燃油,而是使用甲醇、乙醇等低碳燃料,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此外,增程器工作时的工况稳定,能够充分发挥内燃机在稳定工况下的高效能,为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从市场表现来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与其技术优势密不可分。理想汽车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120万增程用户中,纯电行驶里程占比超过65%,用电行驶时长接近90%。这一数据验证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设计理念,既满足了城市短途出行的环保需求,又解决了长途驾驶的续航问题。
市场趋势:价格下探与多样化需求
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探。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张艳青表示,售价2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车曾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技术进步,价格已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并有望突破10万元门槛。这一趋势使得增程式电动汽车逐渐进入更广泛的消费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也是其市场增长的重要原因。张艳青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适合充电不便的区域,还特别适合长途自驾和北方极寒地区。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副总裁段伟进一步强调,增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这将进一步提升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行业共识:增程式并非过渡技术
尽管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关于其是否仅为过渡技术的争议一直存在。对此,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明确表示,增程式电动汽车并非短期过渡产品,而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技术路线。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也认为,增程技术的优势在于解决里程焦虑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驾驶体验,未来将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形成互补,而非替代关系。
从行业布局来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码增程式电动汽车。小鹏汽车规划了至少5款增程车型,涵盖轿车与SUV;北汽蓝谷也表示将推出极狐增程产品。此外,大众、现代等合资品牌也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车型。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增程式电动汽车已成为车企布局未来市场的重要方向。
助力碳中和:增程技术的长期价值
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杨裕生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能够通过绿色燃料降低碳排放,还可以在极端天气下作为“移动电站”为电网提供应急电力。数据显示,300辆增程式电动汽车可补足1亿千瓦的电网缺口,这一功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从长远来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将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绿色燃料技术的成熟和增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增程式电动汽车将在未来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综上所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表现和行业共识,正逐渐成为未来主流车型。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增程技术将继续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