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加速阶段。根据方案目标,到2030年,我国将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这一政策红利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部分企业一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广大特材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56%;归母净利润为75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504.7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2172.15%。在目前公布一季度业绩数据的26只A股中,广大特材的业绩涨幅居首。报告期内,公司下游所属行业需求整体向好,产销两旺,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有序增长。同时,公司通过优化内部产品结构、降本增效等措施,使得整体毛利率得到较好修复,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此外,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和海上风电铸件项目的产能逐步释放,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业绩增长。
圣诺生物同样表现亮眼,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盈利3983.96万元至4869.29万元,同比增长160.62%至218.54%。公司紧跟多肽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国内外营销市场,多肽原料药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同比较大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高标准农田概念股有28只,合计市值规模约2270亿元。中国中冶、川发龙蟒、伟星新材、贝斯特等企业市值规模居前。中国中冶曾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基建投资有望保持一定增长,高标准农田等新兴领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新开普作为国内高校信息化龙头企业,在农水信息化领域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业务,提供全方位智慧化解决方案。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55.11%,业绩表现突出。此外,龙建股份、建发合诚、大禹节水、丰乐种业、六国化工等企业也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实现盈利的同时净利润同比呈现增长。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相关企业有望在未来持续受益,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