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邮基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但这份成绩单并非因其亮眼的业绩,而是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九成的惊人表现。数据显示,中邮基金2024年总营收为3.49亿元,同比减少25.72%;归母净利润仅为598.74万元,同比减少91.60%。这一业绩下滑的背后,既有行业变革的外部冲击,也有公司内部经营的多重挑战。
行业费率改革:管理费收入锐减的主因
中邮基金在年报中明确指出,管理费收入的大幅下降是导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中邮基金管理费收入为3.47亿元,同比减少25.88%。这一变化与公募行业费率改革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自2023年起,公募基金行业开始主动压降费率,中邮基金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对旗下2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实施管理费下调,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这一调整虽然顺应了行业趋势,但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当期收入。
此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出现了显著下滑,同比减少70.85%。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各项收入均大幅缩水,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营收压力。行业降费潮的持续影响,使得中邮基金在规模与营收之间陷入了“规模增长、收入下降”的困境。
子公司拖累:资管业务亏损加剧
除了行业降费的影响,中邮基金的业绩下滑还与其子公司首誉光控的亏损密切相关。2024年,首誉光控全年亏损5368万元,成为母公司净利润下降的重要拖累因素。首誉光控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其亏损主要源于资管业务的结构调整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子公司的风险出清需要时间,而母公司的造血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承受了巨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邮基金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6857.33万元,较2023年的320.22万元扩大了20倍。这一亏损主要源于子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截至2024年末,中邮基金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48亿元,同比减少12.49%,其中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资产的期末余额均有所减少。
产品结构调整:固收类产品逆势增长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中邮基金在固收类产品方面却实现了逆势增长。2024年,公司旗下固收类产品规模增长至370亿元,信用债持仓零违约,短债产品规模同比增长366%。这一表现与市场资金对稳健固收类产品的青睐密切相关。中邮基金通过重点布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的城投债,并引入国债期货对冲工具,成功将最大回撤控制在0.35%,低于行业均值0.5%。
然而,固收类产品的增长并未能完全抵消其他产品线的下滑。中邮基金旗下中长期纯债处于50分位中游水平,但纯利率交易型产品、短债货币产品表现一般。这种分化暴露了公司产品线的不足以及投资人员储备的短板。
未来展望:转型与创新的迫切需求
面对行业变革与内部挑战的双重压力,中邮基金的转型与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公司表示,未来将加强股东联动,寻找优质基础设施项目,适时布局公募REITs基金产品。此外,中邮基金还计划通过QDLP等方式进一步布局海外业务,捕捉全球市场机会。
在投研体系、产品创设、投资者教育和客户体验等方面,中邮基金也在逐步完善。公司表示,将更加注重投资者需求和市场变化,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然而,如何在行业降费潮中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投资能力,仍是中邮基金未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邮基金2024年的业绩下滑,既是行业变革的缩影,也是公司内部经营挑战的集中体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中邮基金能否通过转型与创新实现逆势突围,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