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分化,规模与净利润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然而,尽管整体市场规模扩大,各家理财公司的业绩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
在规模方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三家理财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分别达2.47万亿元、2.18万亿元和1.99万亿元。其中,招银理财虽然管理规模较上年末下降3.14%,但仍以2.47万亿元的规模位列行业首位。兴银理财以2.18万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信银理财则以1.99万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三。此外,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六大行旗下的理财公司,以及光大理财、平安理财等公司的管理规模也都超过了1万亿元,显示出行业头部效应明显。
然而,规模的增长并未完全转化为净利润的提升。2024年,浦银理财的净利润同比猛增近160%,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渝农商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建信理财等公司的净利润涨幅也位居行业前列。相比之下,招银理财和民生理财的净利润则同比下滑超10%。招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27.39亿元,较2023年下滑14.14%,尽管仍位列行业第一,但其盈利能力受到一定挑战。民生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下降11.46%,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这种业绩分化的背后,反映了银行理财公司在产品结构、运营效率和市场策略上的差异。招银理财虽然在规模上保持领先,但其净利润的下滑可能与其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关。招银理财在年报中称,虽然其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较上年末减少,但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占比提升,显示出其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的努力。然而,这种调整在短期内可能对其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
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则在规模和净利润上实现了双增长。兴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26.94亿元,同比增长4.34%;信银理财实现净利润24.92亿元,同比增长10.51%。这两家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表现,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信银理财,其净值化管理新产品规模占比高达97.68%,显示出其在净值化转型方面的领先地位。
国有大行旗下的理财公司表现也不尽相同。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和中邮理财的管理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不一。农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22.48%;中邮理财实现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22.47%;建信理财实现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15.34%。这些公司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也实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
然而,并非所有理财公司都能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净利润的提升。青银理财2024年实现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微跌,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此外,部分理财公司在拓展行外代销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交通银行年报披露,交银理财积极拓展行外代销,报告期末行外代销产品余额达9316.34亿元,占比57.58%。平安银行年报披露,平安理财已与超50家同业银行达成合作,合作规模突破五百亿元的银行达3家、突破百亿元的银行超10家。民生银行年报披露,民生理财加快代销渠道建设,报告期内新增28家代销机构,行外代销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37.02%。
总体来看,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分化趋势明显,规模与净利润的表现不一,反映出各家公司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运营效率上的差异。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和拓展市场渠道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