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8日,国内能源市场呈现电力与天然气领域的分化走势。电力板块受政策调整与煤炭价格波动影响,市场表现承压;而天然气板块则因国际气价回落及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加码,呈现结构性调整趋势。
一、电力行业:光伏政策收紧与煤电市场波动
湖北分布式光伏并网细则调整引发行业关注
3月25日,湖北省能源局发布《湖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对2025年1月17日前备案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提出严格时限要求:未开工项目一律暂停,已开工项目需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否则将停工。此外,政策要求“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的年度上网电量不得超过总发电量的50%,超额部分次年方可结算。此举旨在规范分布式光伏无序扩张,强化电网消纳能力,但也可能对部分企业短期收益造成压力。
动力煤价格与库存双降,电厂日耗持续回落
本周动力煤市场延续弱势。截至3月28日,秦皇岛港山西产Q5500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下跌6元/吨至667元/吨,广州港印尼煤与澳洲煤价格分别下跌12.75元/吨和12.19元/吨。库存方面,秦港煤炭库存周环比减少34万吨至695万吨;内陆17省电厂库存上升1.88%,日耗下降11.72%,可用天数增至27.4天。沿海8省电厂日耗同步回落3.96%,库存微降0.28%。需求端疲软与煤炭供应宽松共同压制煤价。
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分化显著
分区域看,广东日前现货电价周环比上涨3.92%,实时电价下降10.52%;山西日前与实时电价分别下跌28.79%和37.67%;山东日前电价上涨5.59%,实时电价回落17.34%。区域供需差异与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是电价分化的主因。此外,三峡出库流量同比上升54.99%,水电替代效应增强,进一步影响火电需求。
二、天然气市场:国际气价回落与国内基建加速
全球气价周环比普遍下行
截至3月27日,欧洲TTF、美国HH及中国DES现货价格分别环比下降3.5%、5.5%和1.5%,国内LNG出厂价格指数微跌0.57%至4546元/吨。国际供应端,欧盟第12周天然气供应量57.4亿方,同比下降3.2%,其中LNG占比45.7%;需求端,欧盟周消费量同比上升13.0%,库存消耗压力有所缓解。国内1-2月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3.9%,但2月LNG进口量环比下降25.1%,反映短期进口节奏调整。
国内储气设施与管网建设提速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部署2025年油气基础设施重点任务,要求国家管网集团推进川气东送二线、虎林-长春-石家庄-濮阳等干线工程,并加快储气设施建设。2025年1-2月,国内PNG进口量同比上升7.5%,管道气保供能力增强。政策明确要求地方政府与央企履行储气责任,预计年内储气库容和管网覆盖率将显著提升,增强冬季调峰能力。
供需格局趋于平衡
2024年12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微增0.5%,2025年1-2月消费回暖迹象初显。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城燃企业毛差有望企稳,低成本长协资源占比高的贸易商或受益于进口灵活性。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与国内消费复苏节奏将成为下半年行业核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