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中国土地市场掀起了一场“地王风暴”,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接连诞生新晋单价或总价地王,高溢价、高单价地块频现,仿佛重演了十年前的盛景。
北京:海淀地价破10万,豪宅市场狂飙
3月18日,北京海淀区树村地块以10.2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纪录,成为北京新晋单价地王。该地块由中海地产以75亿元总价竞得,溢价率27.93%。
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周边二手房挂牌价已逼近20万元/平方米,供需失衡推高地价的同时,也反映出高净值人群对核心区稀缺资源的狂热追逐。
中海在北京已连续7年销冠,2024-2025年接连斩获多幅百亿级地块,包括去年11月153.32亿元摘得的朝阳"酒仙桥+小红门+十八里店"组合地块,以及110.54亿元拿下的丰台万泉寺地块。
上海:静安诞生全国单价地王
2月21日,上海2025年首批4幅地块全部溢价出让,总成交额高达159.3亿元。其中,虹口区C080302单元hk329-11地块以总价89.6435亿元成交,成交楼板价117474元/㎡,溢价率38.2%,成为新地王。该地块由金茂与新加坡庆隆联合竞得,预计未来售价将达18.7-19万/平。
2月25日,上海静安区诞生了新的全国单价地王。静安区国资委100%持股的上海静投置新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以1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了静安区的高品质袖珍地块,打破全国单价地王纪录。
此外,3月28日,上海静安大宁地块也诞生新地王,由大华集团旗下的上海华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总价24.8564亿元竞得,成交楼面单价为92658.97元/㎡,溢价率32.31%。
杭州:一季度单价地王三度刷新
今年一季度,杭州单价地王已三度刷新。
作为本轮土拍热潮的焦点,杭州的土地市场几乎每隔数日便诞生新“地王”。1月24日,滨江集团以64834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拱墅区湖墅单元地块,溢价率71.25%,创下当时杭州单价新高。
然而这一纪录仅维持两个月,3月25日,滨江西兴单元地块以72915元/平方米的成交价再度刷新纪录,杭州地价正式迈入“7万元时代”。
3月28日,杭州市区2025年第六批住宅用地正式出让。其中,西湖区蒋村文新单元XH030203-01(3)地块经过102轮竞价后,由建发旗下杭州兆欣房地产有限公司以343463万元竞得,折合成交楼面价8.8万元/平方米,杭州地价首次突破8万元/㎡,溢价率115.39%。
成都:楼面价月内两度破纪录
成都的土地市场则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纪录。3月11日,高新区桂溪街道地块以317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为新“地王”,但仅16天后,金融城三期H10地块便被建发集团以41200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溢价率高达106%,成为成都首宗楼面价突破4万元的住宅用地8。这一地块毗邻名校七中育才学校,且位于金融城核心板块,稀缺性引发10家房企争夺。
地王潮背后的三大动因
地王潮的涌现与政策松绑密不可分,多地取消限地价、限房价政策,恢复“价高者得”机制,释放了土地的市场价值。例如,上海取消“7090”户型限制,杭州解绑新房限价,为房企打造高端产品提供了空间。
核心地块供应放量,一线及强二线城市集中推出压箱底的优质地块,如上海虹口、北京海淀、杭州拱墅等区域多年未供地,稀缺性直接推高溢价。
房企战略转向,在行业风险出清背景下,房企投资更趋谨慎,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以保障去化安全。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成为拿地主力,占比超90%。
中国房地产拐点信号显现?
3月份开始,各地房屋交易行情持续提振和改善,尤其是近日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于住房消费给予了更大的支持。随着包括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有利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有望持续得以提振。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政策持续发力、市场信心逐步修复的关键时期。市场分化还在持续,后续市场走向仍需关注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效果、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恢复等多方面因素。
近日,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及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发布中国房地产行业报告,指出在经历四年下行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拐点信号显现出现企稳早期迹象,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表现尤为明显。
林镇鸿表示,2025年2月二手房交易在未借助政策放松的情况下实现复苏,一线城市库存周转月数降至平均水平以下,土拍溢价上升,二手房挂牌量趋于稳定,这些现象与2014-15年周期拐点的迹象相似。自2024年年中限价措施放松后,开发商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与周边二手房差异度,展现出更强动力。基于此,瑞银已将2025-26年新房销售预测上调7-16%,二手房销售预测上调7-10%,预计全国房价于2026年初企稳,较此前预测提前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