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6日 13:2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下跌0.12%。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三生制药(01530)领涨10.48%,先健科技(01302)上涨5.96%,晶泰控股-P(02228)上涨3.85%;云顶新耀-B(01952)领跌8.46%,一脉阳光(02522)下跌7.01%,华昊中天医药-B(02563)下跌6.12%。恒生医疗ETF(51306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0.45元,盘中成交额已达7.79亿元,换手率5.6%。
3月25日,三生制药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91.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16.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20.90亿元,同比增加34.9%;每股基本盈利0.86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一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二要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四要推进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五要推进中药科技创新,六要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七要推动中药开放发展,八要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国元证券指出,《意见》明确提出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构建了“供好药、造好药、制好药、用好药”从源头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策略,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2025年重点看好中药板块投资主线,1)国企改革:2025年即将开始十五五规划,部分中药企业也有望推出新一轮发展计划,在管理、经营和激励等多个角度有望发生积极变化;2)中药创新药:近几年国家持续鼓励中药创新,优化中药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对院内制剂等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对于中药也已经进行了几轮集采,倒逼企业创新,部分优质创新品种有望引领企业新发展;3)中药基药:基药目录有望在今年出台,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有望在基层市场实现进一步的放量,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半年规模增长24.05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半年份额增长5.98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2341.3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6.29亿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25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00%。
超额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2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95%。
截至2025年3月21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14。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25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06%,相对基准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25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32%,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医疗ETF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4.39倍,处于近1年0.36%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9.6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5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京东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巨子生物(02367)、再鼎医药(0968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2%。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