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是每个人出生就伴有的印记,身份认同是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现实世界中,通常通过物理介质以卡片化的形式给予身份的的制度性证明。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身份的形式逐步从实体向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过渡,如何在数字时代下构建具有确定性和可信性的身份证明,成为了当下大众亟需探讨的课题。而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数字身份(DID),则在此时浮出了水面。
2022年10月17日,据彭博社报道,韩国计划2024年向公众提供由区块链保护的数字身份,并寻求在两年内被4500万民众采用,根据该计划,政府将无法访问存储在个人手机上的信息,包括使用谁的数字ID,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在哪里使用的详细信息,因为该系统将完全依赖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身份。
去中心化数字身份,简称DID,其基础层是一个全局键值对数据库。DID标识符是键,DID文档是值。在DID标识中,example字段表示这个数据库要么是某个DID兼容的区块链,要么是某个DID兼容的分布式账本,或者是某个DID兼容的去中心化网络。
DID标识符是一段特殊的字符串,具有全网唯一、可以分离解析和加密可验证性的特点。
自互联网依始,数字身份就在处于不断的发展转变中,到目前,业界普遍公认其发展已有四个阶段,完成了储存主体从集体化到个人化,数据控制权由中心制到分散式,从中心化身份,向联盟身份、以用户为中心的身份过渡,逐渐向自主主权(分布式数字身份)阶段进行转变。
从技术层级而言,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构建了可分解的标识符与凭证结构,其核心即创造全局唯一的身份标识,基于区块链的架构可支持用户节点入链,并通过访问权限管理自身数据,从而实现分布式的构想。
可以看出,分布式数字身份正以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迸发出能量,ADAM作为首个基于Web3.0的数据加密计算网络正积极对其进行探索,并在身份认证、数据确权、数据流通以及交易等方面也在不断深入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确权是ADAM针对数据信用所设计的基本战术和创新技术突破。在ADAM数据加密计算网络中,并不纠结真假评估概念,包括数藏或相关人(含标的物、各种关联人、时间戳传递信息)都将获得数字身份认证及信息追溯。节点作为系统参与者,在ADAM中真实的数字资产交易记录,将会在不同阶段产生实时的数字身份链上交互信息。
此外,ADAM已经创建DAO治理社区,不仅对初期数字资产(代币或NFT等)进行历史信息传递、价值交换记录的录入,还能以数字身份,大大增加机构、参与各方行为的透明度,提高了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成本,而且将传统思维运作引入到数字经济模式,希冀创建一个更为普惠化的数据交易市场,以去除市场圈层化桎梏,最终“培育共识信用土壤、起航数字经济海洋”。
从Web3.0角度,作为价值互联用户理念集成的产物,本身就蕴含着分布式特性,分布式数字身份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尽管近年来分布式数字身份发展迅速,参与商业主体与落地应用也在逐渐增加,目前而言,由于其技术覆盖面广阔,融合技术多样,技术与配套成熟度仍有待完善,尤其是身份隐私保护技术方面仍有欠缺,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当下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数据自主商业应用模式与当前主流相悖,其应用领域与覆盖范围仍有待拓宽。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