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13日起,港股科技股就在多方看多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波“技术性牛市”,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目前依旧积累了35%左右的涨幅。此情此景,想必大家最好奇的就是:它还能上涨多久?我的观点依旧不变:港股的悲观叙事依旧被打破,像中概互联这样的标的预计将持续引领这波上涨行情。
一方面,企业开始扩张,悲观循环被打破。
过去几年,在多重噪音的影响下,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几乎都进入了“战略收缩”,包括资本市场股价的表现也都是有不同程度的下行。而近期,在上面开过会之后,阿里巴巴适时地宣布了扩张计划(3800亿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以往“企业收缩→经济弱复苏→社会消费较弱→企业盈利不振”的弱循环被打破。
再叠加近期Deepseek等的爆火出圈以及包括瑞银、高盛、大摩等的战略看多,港股这波“上涨行情”预计还将持续。此前助推第一波上涨行情主要是情绪,后续将在盈利的支撑下走出第二波“业绩浪”。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加速流入,短期震荡或是布局机遇。
机构资金的合力买入,通常都是引起国内资本市场某一板块上涨的主要因素,过往的白酒、医药和新能源等都是这样的“剧本”。而自2024年起,南向资金便开始加速流入港股,哪怕市场剧烈波动也不曾间断,数据显示,2024年一整年大约买了8000亿港元,2025年开始不到30个交易日就买入了1500亿港元左右。
简而言之,港股的第一波行情,可以说就是南向资金买起来的,而截至目前这个趋势还未结束,未来甚至还会引起外部“long only”资金买入。
这样的背景下,聚焦港股互联网企业的中概互联ETF(513220),大概率会吃到一大波“肉”,毕竟在过往几波港股行情中,中概互联板块的涨幅都是“榜上有名”的。至于短期遇到的高位震荡行情,要我说这属于正常的行情演绎,没有哪一个板块是“一路向北”的,只要后续企业的盈利跟得上、上面的政策不停歇,短期的回调大概率就是逢低布局的“挥杆区域”,我是会不断地逢低加仓的。
作者:钱袋侦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