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公开场合宣布了一项震惊业界的重大决策: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投资总额不仅超过去了阿里巴巴过去十年在相关领域的总和,更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受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阿里巴巴港股在早盘短线拉涨,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最高报140.90港元/股。尽管截至发稿时股价略有回调,报139.30港元/股,但市场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期待。
阿里巴巴这笔巨额投入的发生,恰逢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产业的爆发,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吴泳铭表示,AI的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地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助推全行业生态的发展。
目前,阿里云已经是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而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也已成为全球顶尖的开源模型。3800亿元的巨额资金继续投入,无疑将极大提振相关产业的信心,同时也表明阿里巴巴一如既往地相信未来、投资未来。
吴泳铭在2月20日举行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详细阐述了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在AI领域的投入方向。他表示,阿里巴巴将加大投入三大AI领域:
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阿里巴巴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这一举措将为阿里巴巴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满足AI时代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庞大需求。
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以及AI原生应用。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阿里巴巴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同时,阿里巴巴还将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将AI技术融入到各种应用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对于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AI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因此,阿里巴巴将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技术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我们对聚焦电商和‘AI+云’的发展战略充满信心,也对新技术周期带来的商业机遇充满期待。”吴泳铭充满信心地表示。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投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自然年2024年10—12月)显示,在“AI驱动”战略之下,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均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其中,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推动阿里云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电商业务也全面向好,淘天AI驱动的营销工具“全站推广”在商家渗透率稳步提升。
日前,阿里巴巴全新开源的旗舰模型Qwen2.5-Max更是火出圈。这款模型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让市场认识到了中国AI大模型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这也带动了资本市场对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AI资产进行重估。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始终致力于推进多模态AI技术的发展,并扩大其开源计划。2025年1月,阿里巴巴开源了新一代多模态模型Qwen2.5-VL,并推出基于MoE架构的旗舰版模型Qwen2.5-Max。这两个模型在公认的基准测试中均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并通过Qwen Chat和“百炼”平台开放给用户和企业使用。
其中,Qwen2.5-Max在Chatbot Arena大模型盲测中,超越了DeepSeek-V3、OpenAI o1-mini和Claude-3.5-Sonnet等强劲对手,展现了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
财报还显示,自2023年8月以来,阿里巴巴已经开源了多个Qwen家族的大模型。截至2025年1月31日,基于Qwen模型家族在Hugging Face上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90000个,成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
目前,Qwen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据Hugging Face统计,2024年,仅Qwen2.5-1.5B一款模型,就占全球模型下载量的26.6%,远超第二名的6.44%。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Qwen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此外,截至2025年2月中旬,由阿里巴巴牵头发起的AI模型社区“魔搭”的模型总量已经超过4万个,涵盖LLM、对话、语音、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多个领域。这个社区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万名开发者,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AI模型和开发工具。
可以预见,随着阿里巴巴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其在AI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阿里巴巴将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