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1日收盘,港股红利ETF(159691)最新规模达60.18亿元,创历史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610.09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港股红利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160.17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4081.69万元。
消息面上,港交所2月21日宣布,取消现行证券交易的费率限额,即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元,交收费率完全按照成交额计算,每笔0.42基点。这项费率优化,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于2025年6月实施。
资金方面,Wind数据显示,上周南下资金继续大笔加仓,其中2月17日,南向港股通资金全天成交额超过2000亿港元,达2006.71亿港元,创出2025年以来新高,为史上第三高,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2802.82亿港元,以及2024年9月30日的2087.09亿港元。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港股对美营收与境外营收的占比已较先前显著下降,关税加征的影响或边际递减。但是结合历史贸易摩擦对港股行业业绩的冲击,红利资产对潜在政策的风险敞口较低。
申万宏源表示,长期来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不同,红利资产对匹配长久期负债的资金而言仍具配置价值,短期来看,春季躁动结束后,市场可能阶段性回归对基本面要素的定价,届时红利资产或也具备战术投资价值。
国信证券指出,红利策略具有“类固收”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港股红利具有更高的股息率,投资或更具优势。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港股红利ETF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